摘要 在發展過程中,他曾倚重過加盟店,但最終將這種期望淡化。他受益于雅麗潔模式,卻不放棄對本地化的追求
文/《化妝品觀察》&品觀網 江俊杰
在化妝品行業,背井離鄉闖蕩事業者不在少數,王峰算一個。
身為河南焦作人,王峰在山西高平打拼12年,已創立化妝品專營店直營門店12家,加盟店數十家。
在發展過程中,他曾倚重過加盟店,但最終將這種期望淡化。他受益于雅麗潔模式,卻不放棄對本地化的追求。
12年,一個“本命年”后,王峰決定帶領他的順和化妝品生活館向區域中心城市晉城進發,并期望在兩年內將直營門店規模擴至20家。
“山西最早開加盟店的,一個是太原新高新,另一個就是順和”
1998年,王峰退伍返鄉,第一份工作便跟化妝品結緣,成了詩維婭品牌的業務員。2002年,傳統的日化雜貨鋪頹勢漸顯,真正意義上的化妝品店慢慢顯露優勢。王峰在行業朋友建議下,開出第一家化妝品店,取名順和。
只不過,店開在了山西晉城下轄的高平市(縣級市)。
談及為何會離開家鄉來高平開店,王峰解釋說,北方人做生意講究面子,在焦作做化妝品生意的熟人太多,他不好意思去搶朋友們的飯碗。而高平和焦作雖分屬兩省,但僅一個多小時車程,回家也方便。
萬事開頭難,同很多新創企業類似,順和也曾遭遇資金短缺和人才不足難題。但對于初來乍到的王峰來說,最大的挑戰來自當地消費者。
他發現,高平的消費者觀念普遍比較固化,購買化妝品往往只認當地幾家比較知名的商場超市,想把消費者拉到自己的店里來,絕非易事。
王峰分析,當地消費者之所以偏愛商場超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后者在當地的名氣更響。而順和想要與之抗衡,首先就要擴大自身影響力。如何擴大?王峰的解決方案是規模化布局。只有先把網絡打開,才好建立起自己的優勢。
不過,由于直營店投入相對較大,而自己的資金實力又不夠,發展加盟店便成了順和當時的最佳選擇。“加盟店由店主投資,我們提供經營指導和貨品支持。”王峰回憶稱,“在山西地區,化妝品連鎖最早開加盟店的,一個是太原的新高新,另一個就是順和”。
“多開店不僅能快速提升名氣,更有助于我們完成廠家的任務量。”這是王峰當時能夠直接感受到的兩個好處。而事實上,他還有另外一層考慮,搶先在當地建立網點優勢,有助于率先獲得當地“主導權”,令后來者有所忌憚,從而可能獨占當地市場。
據王峰介紹,最鼎盛時,順和的加盟店數量達到幾十家,高平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家。隨之,順和的名號也很快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這個由“外鄉人”打造的化妝品連鎖。
“連而不鎖”成遺憾,全身心發展直營店
不可否認,在創業初期,加盟店的加入,為順和貢獻了不少力量。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加盟店的弊端也慢慢顯露出來。
為了追求更高利潤,順和許多加盟店會在廠家和代理商的誘惑下,置先前訂立的“進貨協議”于不顧,不斷私自接品牌。
而由于加盟店都在鄉鎮,有時候王峰想干涉卻也鞭長莫及。最重要的,這些加盟店主,不是親戚就是朋友,如何抹開情面去處罰他們,成為王峰幾乎無法解決的難題。
從2011年起,王峰索性不再過問加盟店的事務,轉而將工作重心全部放到發展直營店上。經過幾年調整,順和如今已擁有直營店12家,營業面積從4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不等。
在區域覆蓋上,立足高平的順和更是走出了跨縣域發展的路子。在晉城地區下轄的一市四縣,順和完成了其中一市兩縣的布局。具體而言,目前高平市有7家店,陽城縣有3家店,陵川縣有2家店。
但或許是因為過去多年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門店擴張和調整上,王峰深知順和在“內功”上有所缺失。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店產相對偏低。據王峰介紹,順和小型店每天的客單量不足100單,客單價大都介于50至100元;大店的日客單量可以做到300單,客單價卻只有不到50元。
為了改觀局面,王峰開始處心積慮地找問題,尋對策。即將被他拿來開刀的是店里老舊不堪的后臺系統。
甚至連他自己都難以置信,自己還在使用在創業初期就采用的系統,這已直接影響到不同門店的會員信息互通,以及店內SKU的梳理和優化。
“我們目前的SKU有七八千,大大高于正常值。這幾年大家都提倡縮減SKU和細化品類,按說好的系統有助于SKU更合理,但目前我們的系統不支持,只能暫時依賴經驗。”王峰透露,近段時間,他已拜訪多家知名化妝品連鎖,專門去了解他們使用的后臺系統,希望尋找到一款最適合順和的,“年底前必須更換到位”。
品牌、品類、陳列,逐個尋求突破
對于店內品牌的引進,王峰的標準也更清晰。他尤其看重兩種品牌:一是能吸引客流的一線名品,二是賣點足的品牌。
這樣的看法并非隨性提出,他有數據做支撐。據透露,在順和在售品牌中,以巴黎歐萊雅、玉蘭油、悠萊、泊美為代表的外資名品貢獻比例最大,銷售占比達到三成。也因此,市面上常見的一線品牌,在順和都能找到蹤影。
王峰特別提到了2005年初引進的資生堂系品牌。“資生堂對店里的促進作用不僅表現在銷售額上,更表現在服務和體驗上。”他直言,資生堂讓順和學會了“體驗式服務”,有效地提高了門店服務質量。
因為較早對體驗式服務有了深刻認識,順和在對偏重體驗式服務的彩妝品類的培養上也不遺余力。在順和店內,美寶蓮、卡姿蘭、瑪麗黛佳、巧迪尚惠等彩妝品牌均有各自席位。據介紹,彩妝品類目前在順和的銷售占比還不是很大,與中島區合計占據三成份額。
相比品牌的知名度,王峰同樣關注品牌的賣點是否足夠清晰。
近年,專注于珍珠護膚的歐詩漫,以及主打天然和植物的佰草集、百雀羚、相宜本草、韓后等品牌,在順和均獲主推。實踐證明,這些賣點清晰的品牌不但對當今的消費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更是帶來了不錯的銷售轉化。王峰稱,一個歐詩漫品牌,順和給代理商的年回款額就有100萬左右;給韓后代理商的年回款也有五六十萬。
>>對于店內品牌的引進,王峰尤其看重兩種品牌:一是能吸引客流的一線名品,二是賣點足的品牌
基于利潤率考慮,順和當然不會忽略利潤品。關于這一塊,王峰看重的是該利潤品牌的二次購買率如何。他舉例說,像花肌粹和花本一品兩個品牌的利潤率和二次購買率均不錯。而為了把握最新動向,王峰如今有時間就會去高平之外的地區找同行交流,了解一下在其他地區銷量好的品牌。
隨著品類愈加細化,順和在小品類培育上也愈加上心。在順和門店,面膜和原液在銷售報表上都很有存在感:面膜的銷量約占總銷售額的2%左右,其中雅麗潔和美即銷量最好;原液的銷量約占總銷售額的1%至2%,太極古方和潤初妍這樣價格適宜且好用的原液品牌銷量最佳。
在調整品類的同時,順和的陳列改善工作也在逐步推進。王峰說,剛開店時,他對陳列一無所知。“當時北方的很多店都不會做中島,去高平做得最好的一家店學習時,看到200多平方米的店里,中島區放的是凳子,像候車廳一樣。”王峰回憶說,“2006年,我們跟雅麗潔合作,從雅麗潔得到了很多幫助,包括中島區改造”。
雅麗潔式的陳列方式更便于管理,但王峰并沒有將這種模式生搬硬套。“雅麗潔曾建議我們將彩妝放門口,但我們并沒這么做。”身為北方人的王峰更了解北方,“北方灰塵大,冬天天氣冷,彩妝放門口,必定會影響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他最終決定將彩妝放在最里面,而將男士放門口。“我作為男士,了解男士心理,買東西都圖快,買了就走。沒想到這招果然奏效,成功吸引到不少男性消費者。”王峰如是稱。
眼下,歷經12年沉淀的順和已經占得高平的主要“江山”,但王峰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已將眼光投向區域中心城市晉城市區,要上行。在此基礎上,“力爭在一兩年內將店面數量擴大到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