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屈臣氏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長了395家。品觀君大致用銷售額除以店鋪數量的方法,得出了屈臣氏單店的銷售數據:2015年屈臣氏中國平均單店產出為729.35萬元。這個數據讓開化妝品店的人垂涎三尺,但屈臣氏的心里卻像是啞巴吃了黃連。
這是為什么呢?
2015年,屈臣氏中國全年可比較店鋪增長率為-5.1%,相比于2014年的0.1%,可謂每況愈下。我們換一種理解方式,2013年,屈臣氏中國的平均單店產出為877.79萬元,僅僅過去兩年,平均每家店的銷售額卻少了近150萬。
150萬哪!大多數化妝品專營店單店的產出都不見得有這么高呢!問題是,這150萬去哪里了?
當然是消費者在屈臣氏買的化妝品少了啊!屈臣氏越來越不可愛了,品觀君身邊很多人就直言“再也不去屈臣氏了!”
今年夏天即將畢業的90后大學生阿慧就是被屈臣氏一次又一次傷到的那一類。她告訴品觀君,她不去屈臣氏,原因多了去了:
1、BA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
如果我說我不愛逛街,那是假的。剛上大學的時候,身邊的人開始化妝了,逛街的時候總喜歡跟同學去百貨專柜試用大牌,然后去屈臣氏或網上買便宜的品牌。不為別的,沒錢。
屈臣氏的顧客很多,導購也很多,但是進了屈臣氏之后,守在門口的店員馬上就會迎上來,并問一句“請問您有什么需要呢?”
起初我很有禮貌,后來我就不怎么理她們了。我在柜臺中間逛的時候,會有一個人一直跟著,雖然我也清楚那不是怕我偷東西,但我總感覺她們在等魚咬鉤的那個時機隨時準備收網。
這個時機,就是我拿起某個產品的那一刻。她們會立刻走上來介紹這款產品哪里哪里好,背得滾瓜爛熟,滔滔不絕。
當我表示自己并不想要這個產品的時候,她們大多數又會開始評價我的皮膚:哎呀你皮膚好多油啊,很容易就長痘痘的,臉色還這么黃,女孩子不好好保養怎么行。我們這款產品XXX,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買了呢,你要不也買這個試試?然后搭配用我們的這一款產品,先XX,再XX,用一次第二天皮膚還是很水嫩的呢!
喂,我皮膚有那么差嗎!你這樣說我就很不高興啊!而且有的素質不高的導購為了說服顧客,說話其實很難聽,可我看她們自己又干又黃的皮膚,真不知道她們說這些話的底氣是哪里來的。
不幸的是,即便千辛萬苦甩掉一個導購之后,另外一個又會馬上貼上來問“要不要試一下我們的XXX”……這種感覺就像是光著腳踩到了一地的狗皮膏藥,撕掉一張又踩到一張,沒完沒了,真的非常討厭。
另外,相信不少顧客都見識過屈臣氏導購瞧不起顧客的嘴臉,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就不會有人愿意去了。
2、會員卡換購太煩人
導購的煩人一個是推銷產品太過熱情,另一個,是她們會為了會員卡和換購糾纏顧客。
比如只要我看好一個東西了,導購一定會問的2個問題:1、你有沒有會員卡?要不要辦一個,我們的會員卡積分可以換購,還可以打折,很劃算的;2、你買的這個產品在做活動,只要你加X錢,就可以買到XXX產品哦。
關于第一個問題,我已經辦了屈臣氏的會員卡,雖然并沒有什么卵用,但每次去屈臣氏都至少會被問3次以上有沒有會員卡,聽說她們是有強制賣卡的要求的,就像洗發店的小帥哥總會一邊跟我套近乎一邊推銷他們的會員卡一樣。
從表面上看,屈臣氏每周都會推出會員獨享折扣的商品,誘惑力十足。但我們看這個積分是怎樣的:20積分抵扣1塊錢,10塊錢積1分。
會員卡不是免費的,新的卡要交20塊錢“工本費”。要用積分賺回這20塊錢,需要買4000塊錢的化妝品!4000塊啊,只能換20塊錢!對了,積分到了年底還是要清零的,如果你不及時使用,那就打了水漂。
等到我了解到屈臣氏的會員卡原來這么坑的時候,屈臣氏在我心里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
關于第二個問題,我說不用了,她們還會再問一遍:“真的不考慮一下嗎?真的很劃算哦!”我謝謝你哦!你們總是為顧客省錢著想,簡直比我媽還愛我!我數學不好,不愿糾結那一點蠅頭小利。你們為我考慮劃算的時候,怎么弄這么小氣的積分制度呢?
每次看到收銀臺前有人糾結怎么換購最劃算花上十幾二十分鐘,我就開始懷疑在這里買化妝品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怎么感覺任何一個舉動都是套呢?
3、承諾得都很好聽
而且你會注意到一個這樣的細節。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不會造成過敏或皮膚問題,都是植物成分或有機成分
——我的皮膚屬于敏感肌膚,這款產品能用嗎?
——這個你放心,這個產品全部采用植物有機成分,對皮膚沒有任何負擔,所有的皮膚類型都可以用的!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有點生活常識都知道,你就算吃顆花生、喝點牛奶、摸一下貓、嗅一下花,都有可能會過敏,怎么可能存在絕對不致敏的成分!要是你轉而坦白給我介紹個雅漾、薇姿啥的,雖然我也不會完全相信,也好比拍著胸脯這樣打包票的好。其實導購的專業度也就那樣,我都心知肚明,胸脯拍得真么響,明顯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而且如果真的不會過敏,怎么后來我又要找你們退貨呢?
實際上,屈臣氏是有關于退貨的規定和事前聲明的,但具體執行的時候,有的店員會說要出具甲等醫院的過敏才給退貨,而且如果不是屈臣氏的自有品牌她們還只換不退。一瓶化妝品才多少錢,用得著去甲等醫院看個過敏我還不如干脆不要這個錢了呢。真是見了鬼!
4、店里全是屈臣氏自己的產品,又不好用
我去屈臣氏歸根結底是要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化妝品的,假如這里面的產品真的很好用而又實惠,我倒可以忍受導購的一些毛病。但事實上,這個問題完全不見得。
比如我站在某個品牌的柜臺前看產品的時候,有的導購就會過來說這個產品不好,要給我介紹更好的。說了一堆天花亂墜的東西之后,我也被忽悠得買過,但實際上并沒有我看的那個品牌的產品好用。事后反過來想想,你說店里某個品牌不好用的時候,不是在自己打自己臉嗎?
后來我又了解到,導購給我介紹的是屈臣氏自己家的品牌,也就是自有品牌。屈臣氏自有品牌的包裝看起來很像某些知名品牌,但是價格又要便宜很多,在店里逛的時候我都會經常看錯。這些品牌不僅放在比別的品牌更顯眼的地方,而且導購還非常積極地給我介紹這些品牌,我看一個洗面奶,她們能給我拉去買防曬,著實讓我很苦惱。
自有品牌的利潤是很高的,而且更新非常快,比店里其他品牌的更新速度都快。我經常看到一個新鮮玩意兒產生了興趣,但一看背后的說明是“By Watsons”,就失望了。反觀其他的品牌,多少年了基本沒啥變化,看來看去就那么些東西,實在沒啥新意。
為了利潤總是在推自家的產品,當然也有一些沒什么名氣的小品牌,而我真正想要得到的新奇感又再也找不到了,我還去屈臣氏干啥?
對了,如果你去百度“屈臣氏最不好用的化妝品”,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以及那些被它推了好多年已經打出名氣了的品牌。
5、說是品類非常豐富,但彩妝真的做得太差了
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去屈臣氏逛的大多都是跟我這樣的年輕女孩子,現在哪個女孩子不帶點妝出門啊?但是屈臣氏的重點永遠都是護膚、洗護、牙刷牙膏。
如果我想買個底妝產品,比如BB霜,我面臨的第一推薦就是屈臣氏自家的產品,比如骨膠原系列彩妝、My Party Girl什么的還就擺在進門處,然后就是美寶蓮這樣的品牌,根本沒什么彩妝柜臺。至于那些新奇有意思的韓國彩妝產品,就真的滯后不知道多少年了。一點都不fashion好嗎!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找個能買彩妝的化妝品店逛逛呢?人家化妝服務那么好,而且現在也不擔心假貨的問題。
6、逛得次數多了,驚喜感越來越淡了
關于這個問題,前面其實已經說到了,但我還是想單獨說一說。以前去屈臣氏,很容易發現很多自己沒見過的新玩意兒,比如說質地很新穎的面膜、使用很方便的噴霧、沒見過的零食和飲料、一些有意思的日化用品等,總能找到很多新鮮感,走進去就像走進了女孩子的公主屋。
但近些年來,這種新鮮感越來越淡了。不說其他的購物渠道變得新鮮讓它相對顯得不夠新鮮,單說屈臣氏自己吧,完全趕不上時代的變化。
我不管去到哪里的屈臣氏,除了屈臣氏自有品牌,里面的其他品牌基本上都是那樣的,多少年了都沒什么大的變化。
淘寶上的很多“爆款”產品,屈臣氏沒有;網絡上口碑很好的某些高性價比產品,屈臣氏沒有;各種各樣的進口品小玩意,屈臣氏沒有……即便它有這些東西,也滿足不了我的胃口。
簡而言之,我的口味變了,屈臣氏卻跟不上,我一開始去屈臣氏就是沖著它的新鮮感去的啊。試想一下,屈臣氏大面積陳列的海飛絲、高露潔,我在樓下的小超市就能買得到,我為什么要去屈臣氏買?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屈臣氏還有很多讓我想吐槽的地方,比如這個購物袋2塊錢就讓我無比的蛋(編者注:這個慧慧沒有,她在說謊)疼。前面說了很多關于導購的印象,當然,如果站在導購的立場上,我也能夠理解她們的工作。店是李嘉誠開的,不是導購開的,導購雖然煩人,終究是被店里逼的,導購自己也不情愿。
但屈臣氏也該設身處地為消費者考慮一下吧!如果屈臣氏單方面地為了自己賺錢而置消費者的真實利益于不顧,那我為什么還要去屈臣氏買化妝品?!!
注:歡迎有想吐槽屈臣氏的讀者在下方留言,我們酌情頒發一個同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