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3日),2025(第十八屆)中國化妝品大會·個人護理論壇在上海舉行。該論壇由伊斯佳股份、東莞賽亞戰略合作。
氣霧劑這一品類,在海外已走過百年歷程。
1862年首個模型誕生,1955年首入醫藥領域,1980年—2000年化妝品氣霧劑借安熱沙、雅漾等大單品在個人護理領域快速迭代。而中國氣霧劑的故事始于1984年——東莞賽亞引進首條生產線,同年首個工業氣霧劑上市,個護領域的應用才剛起步。
當中國市場站在這樣的時空節點,能否借鑒西方數十年經驗實現突破?東莞賽亞化妝品產品開發總監張英在《重構全球爆品基因:時空無界體驗驅動精致生活新賽道》的演講中,給出了深刻思考。
三大引擎撬動市場增長
東莞賽亞化妝品產品開發總監張英
全球氣霧劑市場早已展現多元活力,其應用覆蓋個人護理、軍醫、汽車等多領域,這也為賽亞2001年出海埋下伏筆。
如今深耕海外20余年的賽亞,正帶著國際經驗回歸潛力漸顯的國內市場。
數據印證著這一賽道的爆發力:2023年全球氣霧劑市場規模達732億美元,歐洲以38%占比領跑,個護產品占其市場42%;北美緊隨其后,藥用占比突出;亞太市場以12.7%增速崛起,中國、印度成為核心引擎,防曬噴霧、詩裴絲干發噴霧等單品已帶動國內市場升溫。
產能對比更顯中國潛力:2023年全球產量156億支,歐洲、美國、中國為三大產區。歐洲人均年用12-13支,個護占75%;美國人均同量級,個護占35%;而中國年人均僅1-2支,個護占比不足18%。
差距背后,是巨大的增長空間:預計2037年市場規模將達930億美元,個人護理、健康剛需、綠色消費將成為核心驅動力,其中個護領域正呈現綠色轉型、技術融合、場景精細化、功效復合化四大趨勢。
全球爆品的中國機遇
中國市場的獨特土壤,正為海外爆品落地創造條件:Z世代占勞動人口58%,推動高端個護氣霧劑增長;碳中和目標下,氣霧劑包裝更契合政策導向;海外歷經40-50年沉淀的產品,有望在國內加速進化。
日本年銷2.3億美元的一次性彩噴,契合國內龐大消費群體的便捷需求;年銷2800萬支的 Cool Spray,將受益于國內戶外市場升溫;歐美Body Spray則可借力國內香氛品類11%的年復合增長率。
這些都預示著跨時空的產品生命力。
海島工廠的全球視野
扎根東莞立沙島危化品工業園區的賽亞,自1984年成立以來,已專注氣霧劑研發制造41年。
東莞賽亞工廠。圖源:東莞賽亞官方。
2001年出海至今,服務60國近1000個中大型品牌,70%市場在海外,年產能1億支,更通過沃爾瑪、迪士尼等全球供應鏈認證。
這座“海島工廠”的獨特優勢顯而易見。園區內原料廠與液化碼頭保障采購便捷,毗鄰港口降低物流成本,封閉式管理確保可持續供應,更契合碳中和轉型需求。其產品線精準對接全球趨勢:戶外降溫除臭噴霧48小時長效起效,雙旋去痘噴霧以360度倒噴設計適配難涂抹部位,抗衰產品融合乳化與精華二合一,美黑產品則針對歐美市場定制色度與防護力。
“期待與更多國內品牌攜手,共探氣霧劑領域新可能。” 張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