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妝市場的增長普遍放緩,醫美成為許多美妝業內人的破局之路。從2017年的1000億,再到2026年預計的4000億市場,醫美市場規模呈階梯式增長。
而在醫美市場之中,輕醫美發展迅速。至2022年,輕醫美已貢獻超一半的醫美市場規模。而醫美圍術期間,皮膚的護理也被消費者日益重視。
那么,進入醫美級護理時代,如何解決輕醫美圍術期護理難題,滿足消費者更高階需求?
在今日(7月3日)的2025(第十八屆)中國化妝品大會·功效護膚論壇上,樂美達綜合解決方案部總監李偉給出她的方案。
以下是李偉演講摘錄:
市場:美妝市場增長放緩,醫美圍術期整全護膚成為共識
在疫情之后,中國化妝品市場增速在波動中放緩,對于面部護膚品也同樣,增速放緩、注重質量成為整體趨勢。
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我們所處于護膚3.0時代,不僅僅關注成分和功效,而是轉為關注科學研究,以及對皮膚機理的深入研究。
二是從護膚趨勢上來看,現在的趨勢已經從護膚精細化,護膚步驟多、護膚頻率高轉向健康、精簡、效率。而從效率上來看,輕醫美無疑是效率最高的抗衰、護膚手段。
輕醫美市場始終保持高增速擴張并擠壓重醫美市場。其中光電類、注射類是主要項目。
但水光、注射項目也存在危險,包括皮膚損傷、瘢痕形態、色度、組織感染等。對于輕醫美來說,“3分治7分養”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英敏特數據,45%的受訪者認為術前需要用醫美術前專用的護膚品,72%的受訪者認為在術后就要用術后專用的護膚品,這也加速了在醫美的術前和術后催生科學護膚的需求。
國際大牌比我們更早意識到圍術期修復這一新興市場。修麗可于2012年提出“整全護膚”的概念已得到國內專家一致共識。其他如菲洛嘉、敷爾佳、可復美也已經布局。
挑戰:圍術期皮膚損傷問題復雜,修復成難題
對于皮膚來說,舒緩和維穩是非常關鍵的步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做光電項目維持皮膚穩定。但這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術后皮膚發燙,二是皮膚會發生紅腫痛癢等炎癥反應。
做完激光之后,皮膚外表的變化顯著
TEWL經皮水分會流失,直到第7天才恢復。而皮膚的光澤度和真皮層厚度在前三天下降,微血管血流量也在前三天明顯上升,并伴有局部抽血,這顯示皮膚已經產生炎癥。
皮膚屏障損傷,局部吸收增加
光電能量創造出許多彎曲的微小孔道,引起角質層劇烈的水分蒸發,引起細胞膜形狀改變,皮膚屏障的改變導致通透性增加。
破壞膠原三螺旋結構,產生炎癥
超聲炮、熱瑪吉和黃金微針等聲波設備產生的熱作用直接破壞膠原蛋白的結構。而蛋白在可逆性損傷后再重建,就會導致膠原增生和重塑。
輕醫美圍術期解決方案:愈盾精華、修屏霜
今天我帶來的解決方案有兩個產品。
產品一:愈盾精華。
它可以在三方面有好的效果:1.屏障加固;2.抗炎;3.抗氧。
產品中的核心成分主要來自于華熙生物的自產原料,一個是Hyatarcol S271,一個是裂裥菌素(011900)。這兩種成分可以靶向對抗六大炎癥因子和靶點,讓恢復修護的效率更高,達到更好的抗炎效果。同時其他成分如PDRN,可以促進成纖維細胞以及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還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改善暗沉,防止反黑;Hypro-HA則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透氣膜,還可以強化皮膚屏障結構,調控免疫應答。
產品二:修屏霜
修屏霜成分和愈盾精華一樣,也有Hyatarcol S271、裂裥菌素和Hypro-HA。除此之外它還添加了寡肽215,是中國第一個通過新規備案的多肽原料,采用了分子仿生科技,可以激活絲聚蛋白和兜甲蛋白,加強修復表皮屏障。還有ECM的變化,我們用了一些技術恢復ECM的完整性,修護真皮結構,讓屏障恢復到更好的狀態。
樂美達目前除了推出了愈盾精華和修屏霜,后續還有更多產品,如保濕導入液、PDRN導入液等等,可以給予術前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