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化妝品行業將面臨比以往更大的挑戰。
一方面,存量市場,大牌環伺,內卷加劇,競爭激烈,新一輪汰換賽正式打響;另一方面,消費者愈加理性,在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同時,還希望獲得更精細、個性化的產品體驗。
在此背景下,國貨頭部企業紛紛猛攻科研,為新一年的激戰儲備了充足的“槍支彈藥”:
《化妝品觀察》梳理發現,2024年國貨化妝品十強企業至少申請了493項專利,同比增長約24.49%;其中,新增發明專利414項,占比達83.97%。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化妝品企業的科研之路已邁入“深水區”。
具體而言,珀萊雅集團2024年共申請發明專利26項,其中包含護膚方向21項,洗護方向3項,也就是說,珀萊雅集團未來仍以護膚為主,同時加快布局頭發護理領域。
而在微生態護膚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福瑞達,則申請了一項針對肥胖人群肌膚護理的黑科技,率先打響了肥胖肌精準護膚“第一槍”。
事實上,頭部企業的一舉一動皆是觀察行業走勢的最佳風向標。本文將聚焦國貨化妝品十強企業的最新科研戰略布局,以探尋化妝品行業2025年的趨勢走向。
01
科技抗衰向醫美蔓延
抗衰,是消費者永恒的追求,也是各大品牌的必爭之地。尤其是國貨十強企業,正在重新定義科技抗衰,相關發明專利遍地開花,共計30項。
如,珀萊雅公布了6項抗衰新專利,包括首個涉及重組人XVII型膠原蛋白的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穿心蓮內酯的抗皮膚衰老用組合物(CN118986771A)”,該發明研究確定了穿心蓮內酯與重組人XVII型膠原蛋白的聯合使用功效,可有效抵抗皮膚衰老,同時改善和修復皮膚敏感狀況。
目前,這一前沿技術已被成功運用到珀萊雅最新升級的「源力精華3.0」中,將為消費者帶來更科學的修護抗衰思路。
在抗衰賽道發明專利最多的當數貝泰妮,相關專利數共計7項,既有原料組合創新,也有配方技術創新。如,一項名為“一種具有抗衰舒緩功效的化合物及其應用(CN119161401A)”的發明專利,創造性地從淡竹葉提取物中分離出一種新的化合物,具有優異的抗衰老、抗炎舒緩功效,可應用于精華、化妝水、乳液、面霜、面膜或洗面奶中。
隨著抗衰賽道越來越卷,頭部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輕醫美領域。
例如貝泰妮、華熙生物都申請了注射類專利,前者申請的“一種全液態聚合物填充劑及其制備方法(CN118846217A)”,可改善聚合物微球不易分散、易堵針等缺點,配合多種活性成分的使用,除了補水保濕、刺激膠原蛋白生成,還可提供美白、抗衰、抗氧等功效,為注射類面部填充劑技術在“再生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后者申請了兩項注射專利“一種具有協同增效的祛皺注射組合物及其用途(CN118476994A)”“抗衰注射組合物、抗衰注射液及其用途(CN118236290A)”,均以透明質酸或其鹽為核心,通過多組分協同抗衰作用,有利于改善皮膚皺紋、增強皮膚彈性、提升皮膚光亮度。
又如丸美生物,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基于裂褶多糖的可注射水凝膠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和應用(CN118978716A)”的發明專利,這與其去年公布的“十年戰略”相呼應。從“丸美股份”到“丸美生物”,丸美通過更名展示了未來致力于生活美容與醫學美容“雙美”融合發展的決心,并計劃于2026年推出重組膠原蛋白水光針(三類證)醫美產品,可見,丸美生物正在為進軍醫美領域做充足的準備。
不難看出,新的一年,國貨十強將在抗衰賽道展開激烈角逐,在堅守“妝字號”陣地的同時,亦開始積極探索“械字號”產品的開發,以構建第二增長曲線。
02
敏感肌品牌搶灘新賽道
抗衰是第一需求,作為科學抗衰熱門成分的肽,憑借卓越的穩定性、高效的滲透力及顯著的生物活性,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過去一年,國貨化妝品十強企業中有近一半的企業都申請了肽類相關發明專利。如,福瑞達申請了3項活性多肽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華熙生物則發明了一項“一種包含藍銅肽的化妝品組合物(CN118845533A)”的發明專利。
珀萊雅集團也緊跟科技潮流,早于2022年就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抗皺環六肽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相關新原料“環肽-161”也于2023年完成備案。依托中國化妝品領域首款專利環肽新原料,珀萊雅核心大單品「紅寶石精華3.0」實現了進階抗衰,且取得不錯的市場表現。
2024年,珀萊雅集團又申請了名為“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化功能的環肌肽及其應用(CN118388603A)”和“一種含環六肽的神經舒緩組合物及其應用(CN118078672A)”的發明專利,前者可以應用在制備抗氧化、抗糖化或者抗衰老化妝品或者護膚品上,后者則具有提高神經舒緩作用,降低材料成本的特點。也就是說,在環肽的應用上,珀萊雅集團將開啟新的篇章。
其中,上海家化可謂“肽爆發”,圍繞“環二肽”的抗炎舒緩功效、抗衰老功效、改善屏障保濕修護功效,以及合成方法,就申請了5項發明專利。
與此同時,上海家化還申請了一項名為“含膠原蛋白和青蒿提取物的組合物及其應用(CN117898990A)”的發明專利,具體而言,該發明發現含有小分子C0L17型膠原蛋白和青蒿提取物的組合物有修護皮膚屏障相關功效,可以促進皮膚屏障相關因子FLG、LOR、HMGCR、0CLN和PPARa的表達。
據悉,該組合物已被運用于旗下專注于敏感肌皮膚屏障修護的品牌「玉澤」中。將青蒿提取物與17型環肽結合,「玉澤」推出全新敏肌抗衰系列,這不僅是對品牌核心成分的全面升級,也意味著,品牌正發力抗衰賽道。
無獨有偶,貝泰妮也申請了一項名為“具有抗衰修護功效的功能多肽及其應用(CN118852347A)”的發明專利,據介紹,該發明獲得的活性肽具有緩解衰老,抗氧化、抗炎性等優點,并可有效緩解由于紫外線照射帶來的皮膚損傷。
這無疑釋放出一個信號,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敏感肌品牌已不再滿足于停留在“修護”這一定位,而是實現功效進階追求多功效,試圖在抗衰等熱門賽道分得一杯羹。
03
洗護賽道進入新一輪“激戰”
據頭豹研究院數據,中國洗護發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433.9億元穩步攀升至2023年的655億元,并有望在2027年達到827.9億元的產業規模。
然而,挑戰與機遇如影隨形。一方面,從“清潔、去屑”等基礎功能,到“防脫生發、控油蓬松”,再到“頭皮抗衰、改善頭皮微生態平衡”等進階功能,專業級養護正走入生活日常;另一方面,國際化妝品巨頭來勢洶洶,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等紛紛從品牌打造、產品升級等方面入手,對中國洗護市場虎視眈眈。
在此背景下,國貨頭部玩家紛紛在成分、技術、配方上發力,以在國際巨頭為主導的洗護市場里殺出一條“血路”。
例如,珀萊雅集團推出的專研頭皮微生態的功效洗護品牌「驚時」,自出生便有3項發明專利傍身——洗護方向2項,毛發護理(防脫方向)1項。其中,“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備具有毛囊治療和護理功效的組合物中的應用(CN118924805A)”涉及毛囊護理技術領域,該發明可影響毛囊干細胞的生長狀態,起到調控毛囊健康的作用。
巨子生物也不甘落后,頭發護理相關發明專利有4項,關乎防脫、增發、護發功效,如一項名為“具有促毛囊生長作用的重組人XVII型膠原蛋白及其應用(CN118530338A)”的發明專利,具有良好的毛囊修護、毛發再生等生物活性作用。目前,依托專利成分重組ⅩⅦ型膠原蛋白,旗下新品牌「函得仕」已研發出一系列針對不同頭皮問題的護理產品,如頭皮精華液、強韌洗發露、發絲修護霜、頭皮預洗液等。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生物雖然還未有推出相關洗護品牌和新品的動作,但已釋放出布局頭皮抗衰賽道的信號。
2024年12月,丸美生物公開了一項名為“用于頭皮抗衰的護理產品及其制備方法(CN119055548A)”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可提高頭皮護理產品的抗衰老能力,從而達到減少頭發脫落及促進頭發生長的效果。此前,丸美生物另一項名為“具有頭皮抗衰作用的組合物以及口服產品”的發明專利已獲得授權,可見,丸美生物已打好了科研地基,為其在頭皮洗護領域的競爭增添了新的技術底氣。
由此可見,頭部玩家都在集中火力向這塊近千億“蛋糕”發起猛烈攻勢,而構建專利壁壘,已成為當下品牌搶占頭皮洗護市場所采取的一致動作。
04
肥胖群體,下一個增量市場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頭部企業不再低頭深耕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逐漸向新的增量市場邁進。
譬如,無論是被譽為“玻尿酸之王”的華熙生物,還是依托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建立起敏感肌護膚帝國的貝泰妮,都開始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前者提供了一種使用麥角硫因來促進Ⅲ型膠原生成的方法,為麥角硫因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后者則申請了2項關于重組Ⅲ型人源膠原蛋白制備及應用的發明專利,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向前邁了一大步。
同樣以玻尿酸為核心的福瑞達,則從微生態打開新的視角。如今,福瑞達對微生態的研究應用已從面部護膚延伸至頭發護理領域,在成功打造國內首個專注微生態護膚品牌「璦爾博士」后,又推出聚焦頭皮微生態護理的新品牌「即沐」。
2024年,福瑞達又瞄準了肥胖群體的皮膚微生態,并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改善肥胖人群肌膚狀態的益生元組合物、化妝品及其應用(CN118415944A)”的發明專利。
具體而言,通過對針對肥胖人群面部肌膚的微生態基礎研究,首次發現面部皮膚的微生物組成會隨著BMI指數增大而發生變化,同時與面部皮膚的各項生理參數呈現密切相關性。基于此,福瑞達發明了一種改善肥胖人群肌膚狀態的益生元組合物和化妝品,能明顯降低皮膚的TEWL值、皮脂含量、黑色素含量和血紅素含量,調節其微生物組成趨于正常化,改善皮膚狀態,還具有抗氧化功效。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肥胖人口迅速增長,2023年肥胖人群數超1.12億人,預計2030年肥胖人群數量將達3.29億人。
然而,市場上對肥胖人群的肌膚研究幾乎一片空白,福瑞達或是國內首個針對肥胖群體提供更具科學依據的“專研護膚”方案的企業。新人群意味著新藍海,對于福瑞達而言,深挖肥胖群體的護膚痛點,既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與挑戰,也預示著將撬動新的增量市場。
05
向縱深發展
開講科研新故事
回望過去幾年,大勢風詭云譎,賽道濤生云滅,流量打法不再奏效,核心科研實力成為品牌穿越周期的根基所在。
而發明專利,正是企業科研實力的重要外在體現。
縱觀國際化妝品巨頭,皆有專利傍身。典型如歐萊雅集團,憑借王牌專利成分玻色因,打造出赫蓮娜黑繃帶、蘭蔻菁純面霜、歐萊雅20霜等經典大單品。可以說,玻色因憑一己之力賦予了歐萊雅集團獨一無二的競爭力,甚至托舉了集團的整個高端線。
隨著2019年歐萊雅玻色因專利保護期到期,其他品牌終于等來了入場機會。據美麗修行信息,截至目前,當前備案有效商品中,使用該成分的品牌有12556個,韓妝、日妝、國貨新銳,競相入局;含有該成分的商品供給67814個,遍布眼霜、精華、面霜等,價格帶橫跨高、中、低檔位。雖然玻色因市場混戰升級,但歐萊雅集團的江湖地位仍無法撼動。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所言,專利就是“核武器”:既能攻擊對手,又能保護自己。
根據我國現行有效的《專利法》,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類型,其中,發明專利的申請門檻最高,申請難度大、審查時間長、費用比較高,但保護期也最長(20年)。
“化妝品行業的發明專利一般包含了新原料、新方法和新組合,強調從0到1的創造過程,‘含金量’最高。”某護膚品牌研發總監如是表示。
在過去一年申請的專利中,發明專利占比超八成,國貨品牌正通過新原料、新技術、新配方,構建品牌護城河。典型如珀萊雅,核心大單品「紅寶石精華」用到了珀萊雅的專利技術1%超分子維A醇+20%六勝肽,一舉奠定了國貨老大的江湖地位。
除了發明專利,國貨品牌亦紛紛在國際權威期刊嶄露頭角,秀出科研“肌肉”。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貝泰妮發表論文365篇,其中SCI論文66篇;珀萊雅則在IFSCC發表了6篇論文,分別從作用機理、有效性、對照組實驗等各個角度,論證雙抗精華、紅寶石系列的抗衰、修護能力。
與此同時,曾被詬病“重營銷、輕研發”的新銳品牌,也開始了卷研發。如,「花西子」最新研究成果首登IFSCC,「畢生之研」在生物材料一流期刊Materials Today Bio上露臉,「HBN」則在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亮相。
毋庸置疑,此前一直扮演模仿者、跟隨者的國貨品牌,已意識到研發的重要性。“科技為王”時代,誰能在科研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誰才能在化妝品競賽下半場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而接下來,國貨品牌將以專利傍身,圍繞新市場、新品類、新人群展開角逐,開講科研新故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貨化妝品企業向上卷研發,以及專利轉化率提高,未來國貨化妝品將邁向更高的層次,與國際化妝品集團分庭抗禮,讓世界看到中國化妝品的“新質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