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4日),2024(第五屆)中國化妝品年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越秀萬豪酒店舉行。會上,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暢銷書《AIGC: 智能創作時代》作者杜雨帶來《人工智能與美妝企業增長 美妝企業如何抓住AI向上卷?》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看到了它在全球范圍內的飛速發展,以及它給各行各業帶來的影響,美妝行業亦不例外。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AI在美妝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全球AI發展現狀剖析,一級市場唯一增長賽道
上個月,一個朋友拍了一張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圖上展示的是英偉達的股價走勢。大家都知道,英偉達的股價長期徘徊在低位,但自從ChatGPT發布之后,它的股價便急劇飆升。
這告訴我們,在科技領域,關鍵的轉折點可能會在一瞬間出現,而這種轉折是人工智能引發的。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過去的經歷告訴我,投資的核心就是尋找“高速增長的曲線”。在這個背景下,無論我們身處哪個行業,尤其是美妝行業,都需要關注并抓住這種增長機會。
第二組數據更加讓人驚嘆,在今年上半年一級市場的投融資交易量變化中,人工智能行業是唯一一個交易量上漲的賽道,而其他行業的資金流速均在下降。
再就是第三組數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年增長率已經達到了99%。過去三年里,有多少業務的增長率能接近100%?在大環境沒有那么理想的情況下,能依然保持高增長,這就是人工智能。
除去夸張的增長外,我們接下來看一下AI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
根據我們的調研數據,近8成全球受訪企業高管認為,生成式AI的發展,會在3年內推動組織和行業發生實質性變革,而不用AI的企業將在3年內被迅速淘汰。
在現實情況中,目前已有85%的中國企業在加速投入資金進入AI領域,63%以上的中國企業已在積極使用生成式AI。
AI正在賦能美妝行業的各個環節
今天被AI所滲透的領域有很多,從市場營銷到客戶運營,從協同辦公到研發生產,以及中后臺支持,無一不被AI 所影響。
接下來說幾個大家熟悉的美妝行業案例,先看幾家海外公司。
Olay 瞄準的是個性化服務。推出的 Skin Advisor 應用程序利用 AI 技術,通過分析用戶自拍照片,評估皮膚狀況,并提供個性化的護膚建議。該應用程序通過不斷學習用戶反饋,優化推薦算法,提高了用戶滿意度。
歐萊雅則關注到了研發領域的應用。利用 AI 技術進行成分篩選和配方優化,加速新產品的研發過程。通過與AI公司合作,歐萊雅開發了能夠分析數百萬種化學成分組合的系統,提高了產品的創新性和安全性。
還有就是蘭蔻,提供AI客服機器人可以提高我們售后服務的質量,降低客訴。
最后是虛擬試妝,結合AI與AR技術,允許用戶在手機上試用各種化妝品,體驗真實的上妝效果,如絲芙蘭。
此外,國內也有許多公司正在積極探索AI應用。如貝芙汀將AI技術融入產品中,通過結合AI問診環節,根據用戶不同的痘痘類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食+藥+妝”一整套解決方案。
華熙生物則在采用先進的AI技術,用戶只需通過手機小程序即可實現膚質測量,其精確度可媲美專業Visa設備。能夠迅速解析肌膚數據,精準生成個性化護膚建議。
百雀羚也在AI模型分析消費者的膚質和偏好,制定個性化的護膚方案,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市場趨勢預測,幫助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從而保持競爭優勢。
最后看一下美妝行業的AI戰略。目前有幾個方法,收購、投資和孵化。如歐萊雅,收購了Modiface。過去你沒有AI方面的人才,通過收購,一個可以獲得人才,二個可以獲得技術專利。
第二個是投資,還是歐萊雅,過去幾年,他們投資了大量AI領域的早期公司,通過與他們合作,也能獲得許多AI在美妝行業應用的可能性探索。
第三個是孵化,歐萊雅還與初創公司Founder’s Factory、Station F等孵化器建立廣泛合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孵化器。
這些方式都是我們可借鑒、可落地的思路。
AI也在向上卷,正在對組織管理產生深遠影響
最后我想講一下關于人工智能替代的問題,這不僅是美妝行業,接下來所有行業都將面臨企業組織轉型問題。
今天的研究表明,AI也在向上卷。
在發達經濟體,大約60%的工作崗位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而在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工作崗位預計分別占40%和26%。所以受它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發達國家。
其次,我們統計了AI對各個工種的替代比例,發現全球近40%的就業將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而從歷史上看,自動化和信息技術往往會影響常規性任務,但人工智能有所不同的一點是,它能夠影響高技能工作,如白領、律師、職業經理人等。
所以今天的AI 很聰明,它并沒有替代藍領工人的崗位,而是更多替代人們通常認為的高技能工作。
這意味著什么?我們該如何應對?
一方面對于我們的員工來說,需要去提高社會情感能力和技術專業能力。現在有很多工作已經被AI替代了,比如寫文章,所以我們要找尋那些難以被AI替代的領域,比如情感交互。
其實這很像美妝行業。那些大牌化妝品為什么賣那么貴,除了產品和原材料本身,更多依靠的是品牌溢價和情緒價值。美妝行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往往與它所傳遞的情感價值息息相關。
對于公司而言,我們調研下來發現,今天企業應用AI最大的難點,是缺乏知識技能的培訓。因為大家每天都在卷,每天在自己的模式下,沒有時間學習。如果去學習AI 的話,收益其實會非常高。我們發現,一個公司會用AI的員工越多,管理者越輕松,一個公司不去培訓員工用AI,會發現永遠缺人,永遠招人。
隨著AI技術的提高普及,許多傳統的崗位將被替代,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優化組織結構,整體效率。
如果大家對AI在美妝行業的應用有更多的興趣,歡迎關注我,期待與大家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2024(第五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由品觀、CiE美妝創新展聯合主辦,Q牌粉撲戰略合作,共有40+大咖探討化妝品行業“向上卷”的最新思路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