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營運第二周,M·A·C魅可南京新店客流量以環比200%-300%的驚人增幅飆升。
這樣的盛況,對于雅詩蘭黛集團副總裁、M·A·C魅可中國區總經理Isabelle Gao而言,既有驚喜,但也在預期之內——這并非一次尋常的開店,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藝術奇襲”。
作為品牌進入中國20周年的獻禮,這座名為「藝術艙」的全球首家藝術旗艦店,以打破常規的藝術零售新范式,擠進了南京德基廣場——LV、愛馬仕、迪奧的領地。
盡管M·A·C魅可在南京已有4家門店,但這家店更具沖擊力,像一枚精心調制的“子彈頭唇膏”,精準刺入南京最繁華的商業心臟。來自公開報道,南京德基廣場2024年的銷售額為245億元,登頂全球單體商場“新店王”。
7月2日,M·A·C魅可為這家新店舉行了揭幕儀式。品牌全球代言人蔡依林現身,表達了逛店的驚喜,直言這是一家“荷包容易失控的化妝品店”。活動現場,人潮如浪,層層疊疊,幾乎淹沒南京德基的整個空間。
當然,真正的震撼,來自于店鋪本身——它不像傳統彩妝店,而更像一臺被解構再重組的巨型鋼琴。琴弦、擊弦機、擒縱裝置……這些精密機械元件被放大為藝術裝置,與M·A·C標志性的子彈頭唇膏、眼影交織,形成一種近乎數學秩序的視覺奇觀。
而這些,就像品牌的誕生故事一樣“本真而又前衛”。
40多年前,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間廚房里,化妝師兼攝影師弗蘭克:托斯坎(FRANK TOSKAN)與沙龍老板弗蘭克·安吉洛(FRANK ANGELO)因不滿市面上的化妝品,索性自己動手調制。他們最初的產品,在模特、攝影師和時尚編輯之間流傳,靠口碑野蠻生長。
如今,這份“革新基因”被具象化為德基廣場的「藝術艙」,用機械的冷峻與彩妝的熾烈,演繹著自由表達的無限可能。
一封沉淀20年的情書
“這座藝術艙是我們致中國消費者的‘情書’。”
雅詩蘭黛集團高級副總裁,M·A·C魅可全球總經理 A?da Moudachirou-Rébois表示,中國消費者堪稱全球最具表現力、最富品味、且最具創意熱情的美妝社群之一。這家位于南京德基的新店,也讓品牌有機會以一種慶祝藝術、創新力,以及與中國消費者深刻互動的方式重新構想零售體驗。
在與A?da Moudachirou-Rébois、Isabelle Gao以及該店的設計師——來自X+Living的全球知名建筑師李想的交流中,《化妝品觀察》深刻感知到,這封沉淀20年的情書,內藏了三方面的深層含義。
其一,這是品牌“敢為人先”的立體展現。
在M·A·C魅可的品牌DNA里,就融合了藝術與彩妝,M即Makeup彩妝,A即Art藝術, C即Cosmetics美妝。
這家新店,以解構主義為筆,將鋼琴內部精微的機械結構——琴弦、擊弦機、擒縱裝置——轉化為巨型藝術裝置,構建出充滿數學秩序的視覺矩陣。
進門的口紅鋼琴桌,琴鍵可彈發聲,有150個顏色展示,黑鍵(對應M·A·C魅可黑色口紅)象征變奏調,白鍵為基準調,寓意色彩點綴人生變奏曲。
同時,該店鋪設計了幻彩后臺,可作為彩妝教室或派對房,有七彩燈光隨音樂律動,還有360°棱鏡無限縱深的鋼琴部件打卡區域,供消費者探索。
“當我們剝離鋼琴的外殼,發現的是韻律、結構與靈魂——這恰似M·A·C魅可所追尋的藝術本質。”李想表示,“我們以音符的視覺敘事解構彩妝的感性維度,將五線譜的韻律轉化為色彩的張力。
整體而言,店鋪為包裹式設計,從門口到頂部、后臺都有獨特設計,游走其間,仿若以指尖在琴鍵譜寫旋律,每一次產品觸碰都在完成即興的美學創作。在精密構件重組的美學場域中,呼應M·A·C魅可「打破常規」的品牌哲學:剝離華麗表象,以真實結構詮釋藝術本質,讓空間本身成為自由表達的宣言。
其二,這是對中國消費者致敬,“把最好的留給中國消費者”。
今年是M·A·C魅可進入中國的20周年。
“經歷20年,M·A·C魅可依然是那個不斷創新、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的品牌,我們要把最好的留給中國消費者。”A?da Moudachirou-Rébois談到,在全球范圍內,消費者對更加個性化的全渠道體驗需求在不斷增長,作為首批采用增強現實技術的美妝品牌之一,M·A·C魅可在德基廣場門店的屏幕上提供虛擬試妝服務,供消費者探索流行妝容并立即試用新產品和色調。
同時,基于對全世界范圍內優質門店的學習,這家新店設置了一個定制禮品區,提供獨家禮品盒和定制化鐫刻藝術服務。
其三,引領行業趨勢。
“我們希望通過這家新店影響行業,引領零售端和美妝業態的趨勢,為消費者創造新的體驗和價值,包括情緒價值等。”Isabelle Gao表示,“這家新店,既是一個藝術秀場,也是消費者人生的秀場,一個能展示自我的平臺。”
迭代的20年:
“走在前面,方能驚艷”
進入中國20年,是品牌不斷迭代、進化的20年。
“現今,中國零售市場的迭代速度非常之快,且潮流層出不窮,我們必須一直走在前面,才能驚艷到吸引消費者進店。”Isabelle Gao談到,這樣的環境下,促使M·A·C魅可中國店鋪,在保留品牌DNA的同時不斷創新和演進,在多方面引領了品牌在全球零售端的創新和體驗。
在她的印象里,M·A·C魅可在中國市場至少經歷了三輪迭代。
第一代店鋪,基于“彩妝廚房”的理念,打破了傳統百貨體驗。
第二代店鋪,嘗試AR虛擬試裝、個性化定制打印等。據介紹,M·A·C魅可數年前在淮海開的概念店,是行業第一個引入AR試妝的彩妝店鋪。
第三代店鋪,即如今的南京德基新店,將裝置藝術、彩妝與高科技元素融合,開啟了結合體驗經濟、藝術經濟的新模式。
在迭代與演進中,M·A·C魅可不再局限于強調產品、貨架和銷售動線,而是注重消費者的情感共鳴、藝術氛圍的營造,革新了線下消費環境。
與此同時,M·A·C魅可并未改變對彩妝多元化的追求,以及對多樣性、包容性的倡導。這些,讓品牌無論經歷多少輪迭代,都能始終堅守初心。
事實上,自1998年起,國內的美妝單品牌店,經歷了萌芽期、快速發展期和爆發期,如今步入轉型期。
“上個時期,很多店鋪都追求門店裝修氣派、金碧輝煌;但如今,消費者更注重情緒和內容價值以及個性化表達,對內涵、創意的要求更高。”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店鋪從單純賣貨演變為提供價值和倡導生活方式,在新一輪轉型中,M·A·C魅可或會引領新的潮流。
“堅定做中國市場專業彩妝第一品牌”
自進入中國以來,M·A·C魅可已在全國開設30余家獨立門店,100多家店鋪,擁有500余名專業彩妝師。
而就在M·A·C魅可大勢進軍線下之時,國內的渠道早已換了天地。歐睿數據顯示,至2022年,國內彩妝市場在電商平臺的銷售占比已超50%。
對此,Isabelle Gao表示,M·A·C魅可在中國的目標,是做中國市場專業彩妝第一品牌,是成為中國消費者在變美和追求美過程中的好伴侶品牌,讓消費者想到美妝、個性表達就想到M·A·C魅可,想到品牌的產品和專業彩妝藝術服務。
要達成這一目標,實現的方式便是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其中,線下是立足品牌的根本。作為高端彩妝品牌,M·A·C魅可堅定不移投資線下,利用線下門店充分展示產品,通過專業彩妝師提供彩妝服務等,結合互動活動、跨界聯合等,建設品牌力,增加品牌粘性和消費者好感度,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李想看來,未來的美妝店鋪,產品質量是基礎。在產品趨同的當下,店鋪需具備調動消費者情緒、吸引眼球的能力,例如通過強調藝術、與消費者互動等方式搶占心智。
她進一步談到:“產品的好用性、便攜性和配色依然重要;同時,店鋪應具備‘復合性’,它能吸引到消費者,一定是多維的,比如通過跨界行為來增加標簽,再如通過品牌價值的建設,讓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等。此外,需將藝術、美學與產品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共同體,以此吸引消費者探索。”
典型如,M·A·C魅可長期深耕公益慈善領域,不僅成為品牌價值塑造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更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認同與進店意愿。自1994年至今,M·A·C魅可通過其標志性的VIVA GLAM大愛慈善項目,已累計為全球公益事業募集超5.24億美元善款,項目覆蓋92個國家,惠及1900萬弱勢群體,用切實行動增強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認同。
Isabelle Gao深有同感,她認為,彩妝就是要打開人的想象力。未來,線下零售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沉浸式體驗。“這幾個字看似容易,但需要去深度理解它。如何理解?即要改變一些商業設計的模式。當然,無論是店鋪設計還是產品本身,最終要帶給消費者愉悅。”
當前,中國彩妝滲透率相對于發達國家仍然較低,市場還有很大空間去開拓,可進行多元藝術和多元美的融合。M·A·C魅可全球首家藝術旗艦店的開幕,或是其對中國市場開創性探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