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3日),2025(第十八屆)中國化妝品大會·新品開發論壇在上海舉行。該論壇由立道集團、廣東柏文、蔚然戰略合作。
當算法不斷定義市場趨勢,企業卻面臨產品開發數量激增而成功率低迷的困境時,如何找到創新的確定法則?
新品開發論壇上,眾多行業領軍者從戰略高度解析產品創新的底層邏輯,既有在紅海市場中撕開缺口的實戰經驗,也有在細分賽道里培育“大魚”的獨到智慧,共同勾勒出算法時代新品突圍的清晰路徑。
1.確定性上新:以問題為錨點
OIB.CHINA創始人&總經理吳志剛直指當前行業痛點:企業產品開發數量繁多,成功率卻不盡如人意,核心在于“未找準課題、解決問題”。
OIB.CHINA創始人&總經理吳志剛
他強調,產品成功的本質是“確定性解決問題”,戰略級產品更需回應企業的戰略性需求:“問題越大,機會越大”。
吳志剛通過十類典型案例詮釋這一邏輯:達芙妍重新定義棉片市場實現銷量突破,自然堂以“第五代發酵科技”挑戰行業權威并帶動顯著增長,海洋至尊憑借形象革新登頂男士國貨護膚榜首,韓后圍繞核心成分煥發品牌新魅力,自然堂借“班味、累丑”等社會情緒讓科技更易感知,OLAY以“水光蛋白科技”完成技術升級,某洗發水品牌通過認知提效實現從白牌到品牌的轉型,可逐憑借體驗升級達成15億規模,駱駝以專業可信度切入戶外防曬領域并奪得抖音爆款榜第一,印尼品牌Wardah則通過全球化形象升級謀劃全球市場。
這些案例共同印證,精準鎖定并解決問題,是產品突圍的核心密碼。
2.紅海爭鋒:主流市場的突圍
在競爭白熱化的美妝主流市場,企業如何找到破局點?
深耕美業與生物制藥領域20年的養生堂化妝品總經理吳依凡,以“泡在市場里”的一線洞察解構產品創新邏輯。
養生堂化妝品總經理吳依凡
她認為,趨勢與數據僅是參考,真正的痛點藏在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中——這源于她每周逛店購護膚品、與BA交流的習慣,用20年積累的“直覺”(占比60%)結合市場驗證,形成產品開發的核心驅動力。
在她看來,高端護膚品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如同戴森吹風機以“好看、速干、柔順”打動消費者,養生堂的產品力滲透在每一個細節:天然香料的嗅覺享受、極簡配方的安心感、肉眼可見的護膚效果。
其無水護膚體系用樺樹汁替代普通水,背后是對增稠、乳化、防腐體系的全面重構;獨家原料“逆時因”通過阻斷細胞衰老信號傳遞實現抗衰,搭配自主研發專利設備,將“精簡高效”落到實處:“洗完臉只用一個產品”的理念,經調研以92%的支持率成為爆品,印證了“化繁為簡”的市場需求。
同樣在主流市場尋求突破的,還有立道集團。市場總監曾慧聚焦類醫美賽道,探討氣霧劑如何打造10億級單品。
立道集團市場總監曾慧
氣霧劑行業近年崛起,立道參與打造多款10億級單品,秉持“解決痛點、氣霧劑不可替代”的創新原則。她瞄準水光針市場:其去年銷售額達185.76億,年增17%,2025年預計將突破200億元,但破皮操作、單次成本較高、恢復期繁瑣及敏感肌顧慮,壓制了實際需求。
為此,立道研發“磨皮水光彈”:依托獨家高折光因子一噴即現水光肌,形成濾鏡膜優化視覺效果;結合生物電技術,長期使用可改善膚質、協同抗衰。產品全場景適用,敏感肌友好,10秒起效,24小時抗氧化活性達78%,28天可改善膠原密度,而氣霧劑包裝則保障成分活性與微米霧化的均勻體驗。
美白是化妝品市場永不過時的話題,蔚然生物產品開發經理梁東興將目光投向美白市場的升維之戰。
蔚然生物產品開發經理梁東興
中國美白市場需求高、增長穩(2023年規模超600億,2028年預計破千億)、門檻高,但當前多聚焦年輕女性,男性(購買量增速為女性兩倍)、30+輕熟齡肌、銀發人群(小紅書抗衰美白搜索量攀升)仍是藍海。
“中國人理想的‘白’是‘白皙、透亮、無瑕疵’,但市場上祛斑產品多為輔助,效果不佳成差評重災區。”梁東興指出。
基于此,蔚然生物提出“細胞自噬”理論:通過黑素細胞與角質形成細胞自噬清除已有黑色素,且皮膚自噬能力隨年齡、光老化下降,需人為干預。其“噬斑瓶”14天可淡化14.64%色沉,憑借特證服務優勢助力品牌打造爆品。
3.小池大魚:細分領域的創新
在主流市場之外,細分領域的創新同樣孕育著巨大機遇。
愛茉莉太平洋(上海)研發中心資深研究員馮夕黎介紹了蘭芝對“肌膚長壽”趨勢的探索。這一概念強調從細胞層面延緩衰老,較傳統抗衰更微觀、本質、深遠,關注皮膚深層機制。
愛茉莉太平洋(上海)研發中心資深研究員馮夕黎
研究發現,PDK-1因子是老化細胞重返年輕的關鍵,獨家專利成分復諾因(源自山茶籽)可抑制該因子,兼具逆老化、抗老及修復光損傷功效。
為此,蘭芝2024年升級黃金三管精華:淡紋管含9.7萬億顆視黃醇分子,緊致管添加22%進階版膠原肽溶液,光采管復諾因含量提升3倍,可改善皺紋、彈性、光澤。致美系列全套產品將在8月上市,重新定義“高效抗老”。
疫情之后,戶外賽道悄然變成新風口,一些品牌將目光瞄準了戶外美妝個護領域。至外toWild便是其中一員,走出了差異化路徑。
至外toWild創始人文木提出“小池大魚”邏輯:避開紅海,在細分領域以差異化建立認知。至外以“香氛地理”為理念,將戶外坐標與香味結合,美學上融合戶外感與高級感;產品設計強調便攜性與標志性,如護手霜采用可懸掛牛皮紙包裝(減少46%塑料使用),通過“決策時刻”(消費者下單動因)傳遞獨特信息。
至外toWild創始人文木
品牌還通過戶外俱樂部、高端民宿入駐、主題門店拓展渠道,以“去山海,用至外”的理念創造新需求,在細分領域建立獨特認知。
當傳統護膚品還在效果與安全之間難以抉擇時,醫美級技術的下沉與融合,已經造出了“妝品新物種”:可溶性微針,它是廣東柏文與西南大學康躍軍教授、博士生導師康躍軍共創的顛覆級新品。
康躍軍教授介紹,可溶性微針直徑微米級,可無痛穿刺角質層,材料可降解,能負載多種藥物并控制釋放,應用前景廣闊。
廣東柏文微針項目研發顧問,西南大學康躍軍教授、博士生導師康躍軍
柏文產品部負責人陳志超補充道:“傳統護膚品活性成分滲透不足5%,而柏文‘固態閃送’技術(微針長280微米)可將活性物低損耗遞送至乳頭層,減少酶解影響,居家使用便捷、無恢復期,成本低于醫美。其產品含高濃度類蛇肽等成分,第三方數據顯示,使用1次3天后皮膚彈性、緊致度顯著提升,7天表皮致密度提高408%,為護膚領域帶來技術突破。 ”
柏文產品部負責人陳志超
這些分享共同揭示,無論是主流市場的精準破局,還是細分領域的深度耕耘,產品創新的核心始終是洞察需求、解決問題,唯有此,才能在算法時代穿越不確定性,實現從“上新”到“爆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