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CEO毛文超曾說過,“未來所有的品牌,都是生活方式品牌”。
這一論斷揭示了當代品牌建設的核心邏輯——當品牌能夠成功塑造某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圖景,并向消費者持續傳遞這種價值承諾時,消費者就會產生情感共鳴,進而通過購買行為來實現自我生活方式的表達。
近年來,生活方式品牌成為市場的新寵。賣快樂的Tagi(塔皮),以跳脫的復古撞色視覺,橫沖直撞闖進年輕人的種草圈;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在其IPO文件中明確提出,以“突破品牌界限,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
這股浪潮同樣席卷美妝行業——東邊野獸以"草本智慧"構建品牌哲學,PMPM用"探索精神"書寫品牌敘事,養生堂則憑借"自然道法"詮釋無水護膚理念。TA們通過視覺符號、敘事策略、體驗設計、技術表達等多維度的系統化構建,成功打造出獨具識別度的品牌語言,最終贏得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和自發傳播。
今日(7月2日),在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舉辦的2025(第十八屆)中國化妝品大會主論壇上,PMPM偏偏聯合創始人郭文慈、東邊野獸創始人何一、養生堂化妝品總經理吳依凡圍繞“生活方式品牌為何集體涌現? TA們如何生長,并獲得偏愛?”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01
生活方式品牌的戰略命題:
在長期價值和短期生存中搏斗
生活方式品牌的核心,是為消費者提供理想生活的解決方案,其核心在于向消費者傳達一個怎樣的生活圖景。
不過在此之前,生活方式品牌面臨一個更為緊急的戰略命題:如何在應對市場波動與競爭壓力的同時,持續夯實品牌的美學體系與精神價值。
這一雙重使命要求品牌既要有抗擊風雨的韌性,又要保持價值定力。在主題對話環節,三位女性創始人就此分享了各自的破局之道。
郭文慈坦言,PMPM偏偏在過去五年遭遇的最大挑戰,是在長期價值主義和短期生存壓力之間做搏斗。
作為新銳品牌,抗風險能力天然較弱——資金儲備有限,試錯時間緊迫,PMPM偏偏既要堅持品牌想要傳遞的(無論是在品牌精神上,或者是產品創造上),同時又要面臨市場的嘈雜,而美妝賽道又堪稱消費品行業競爭最激烈的“修羅場”:新玩家不斷涌入,市場廝殺日趨白熱化。如何在長期價值主義和短期生存壓力之間找到平衡,成為PMPM偏偏過去五年持續攻堅的課題,甚至至今仍是品牌發展的核心命題。
對此,PMPM偏偏沉淀出來一個“心法”:屏除噪音,回到品牌的初心。“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方法,”郭文慈強調,比如PMPM偏偏目標是給年輕的護膚消費者創新的護膚解決方案,品牌會依照年輕消費者的肌膚痛點做基礎研究,然后再去相對應生產出能夠有新增價值創造的產品解決方案。
“我們拒絕陷入單純的內卷競爭,而是希望創造一些新的價值出來,去滿足一些真正空白的需求痛點,或許也是因為一直堅持這個策略,品牌得以存活至今。”
PMPM偏偏聯合創始人郭文慈
和PMPM偏偏一樣,東邊野獸也有著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何一指出,當前品牌的挑戰不單單是渠道力、價格力,甚至不局限于單一的產品力,很多人都說行業內卷,內卷其實源于行業仍在單一要素上競爭,看上去有很多打法、工具、玩法,但其實底層還是在圍繞著價格力、機制、渠道力、BD能力。
她坦言,“東邊野獸的強項可能是品牌力、產品力、內容力,真正的考驗在于如何將上游的能力更好、更高效地轉化為下游的能力,這是品牌需要再成長和學習的部分。”
和PMPM、東邊野獸等新銳品牌不同,養生堂化妝品走的則是集團軍作戰的產業升級路徑。吳依凡分享說,養生堂化妝品首先做了一個關鍵戰略抉擇——無水護膚。
“無水護膚這個看似小眾的賽道,實則是必須攻占的戰略高地。”她指出,在中國美妝市場的價格分層中,500元是國貨品牌難以逾越的"價格天花板",而高端市場長期被國際品牌壟斷。面對互聯網基因不足的客觀現實,養生堂最終選擇以"無水護膚"為突破口,打造差異化競爭壁壘。
但確立這一戰略方向后,也面臨另外兩重挑戰:其一,在集團已累計投入15億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快速增長與成本控制的精妙平衡;其二,如何重塑"養生堂"品牌的價值認知,讓1500元的高端定價獲得市場認可。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對品牌價值重構能力的終極考驗。
02
生活方式品牌的溝通法則:
不做營銷的營銷
在生活方式品牌的構建過程中,品牌敘事與營銷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主題對話中,三位創始人也圍繞“如何將品牌獨特的美學主張與生活方式理念,轉化為日常化的消費者溝通語言?”分享了各自的實踐方法論。
吳依凡坦言,在品牌建設初期,養生堂團隊曾廣泛研究各類營銷案例,卻始終未能找到可復制的成功范式。這讓團隊意識到,或許應該回歸行業最本質的路徑——聚焦產品體驗本身。
她進一步闡釋道:“護膚品的本質是體驗經濟。消費者通過實際使用獲得真實感受,這種感知價值才是品牌傳播的核心動力。因此養生堂決定摒棄營銷噱頭,堅持'用后傳播'的基本原則——讓產品效果自己說話。
何一也表示,當決定做東邊野獸這個品牌時,其基因、性質就決定了這是一個需要塑造附加值,需要立體、多維的傳達品牌、產品、體驗、服務的整合實驗,也注定了這是一條沒有現成方法論可循的探索之路。
聚焦到東邊野獸身上,在實踐過程中,其品牌價值構建分解成三個遞進層次:底層是真實的材料和功效;第二層是文化,通過草藥這一載體,連接人與自然千年來的共生關系,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想象空間,草藥不僅是配方成分,更是承載著中華文明智慧的活態遺產,品牌是可以從中受到滋養的;第三層是社會共益,通過產業鏈共益模式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良性循環。即便是微小的投入,也能在產業鏈各環節產生漣漪效應,最終反哺品牌發展。
“東邊野獸做了很多嘗試和試驗,”何一談到,這些在傳統視角下或許被視為"偏離主業的探索,但每個品牌對正業的定義不同,“我們可能更多是希望這個解法是豐滿的、立體的,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治愈和啟發的。”
東邊野獸創始人何一
郭文慈則認為,品牌營銷的終極目的是把品牌精神傳遞出去,傳得越遠越好,這引發了一個根本性的思考:品牌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在她看來,品牌是一群人的集體價值觀意識的共鳴投射。
以PMPM偏偏為例,“探索”這一核心精神構成了品牌的靈魂——鼓勵每個人通過勇敢探索,活出真我。基于這一理念,PMPM偏偏的品牌實踐始終與時俱進:在疫情期間著重于向外探索,推出“遠方直播”品牌文化活動;疫情之后轉向“向內探索”,發起“偏偏女孩”年度計劃——每年尋找十位打破年齡界限、敢于突破框架的非凡女性,通過講述她們的故事,激勵更多人掙脫標簽束縛,活出生命的無限可能。
03
生活方式品牌的新時代課題:
持續變化的審美趨勢
作為一種現代商業形態,生活方式品牌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傳遞系統。其核心價值主張不在于產品功能本身,而在于通過產品矩陣構建特定的生活美學場域,實現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
從社會學視角來看,生活方式是個體在社會文化框架下形成的綜合性行為模式,涵蓋消費行為、職業活動、社交形態、休閑娛樂等多元維度。這種模式既受到社會結構與文化資本的制約,也隨著時代變遷而持續演進。
當前女性對美的理解與追求正在發生轉變,生活方式品牌建設也面臨全新的時代課題:如何將這些認知洞察轉化為具有辨識度的品牌資產?圍繞這一核心命題,三位品牌創始人分別給出了戰略性解答。
吳依凡指出,現代女性的審美觀念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從悅人到悅己。過去,美的標準往往取決于他人的評判;而今,“我認為自己美就是最美”已成為新的審美宣言。
另外,實現美的路徑也變得多元化:從傳統的化妝修飾,到醫美技術的介入,再到數字時代的“一鍵美顏”,實現美的途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養生堂化妝品總經理吳依凡
何一同樣觀察到女性消費從“社會凝視”到“自我愉悅”的轉向,但她更強調當代審美需求正在呈現顯著的分化趨勢。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代際之間,更反映在不同圈層人群的審美取向上。
她認為,“理解美的本質,必須回歸品牌的核心用戶畫像上。”東邊野獸的目標客群——一二線城市的創意階層女性,呈現出獨特的審美二元性:越來越悅己,且在追求即刻的效果的同時,也注重長遠的養護價值。
郭文慈基于其多年行業觀察,指出當代審美觀念正在經歷兩個維度的深刻轉變:一是對美的定義從比較單一的標準,如一白遮百丑,轉向更多元的美;二是消費者不只關注外在美,也關注內在美,而內在美不一定是多高知,而是對于內在心靈的力量和自我內在的追尋,“更多人追求在內在上更充盈”。
第十八屆中國化妝品大會由化妝品觀察、CiE創新展聯合主辦,福瑞達生物股份、諾斯貝爾、星月生物、中通生化、合眾集團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