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于芭薇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芭薇成立十周年,并成功掛牌新三板,從廣州白云區(qū)近千家化妝品代工廠中脫穎而出。在那之后,芭薇開啟了高歌猛進之路,不僅接連敲開資本市場大門,更在短短6年時間完成了三次具有關鍵意義的跨越,正式邁入“智能制造”時代。
今天,蛻變后的芭薇,躋身本土頭部美妝代工廠之列,旗下擁有超過500個品牌客戶,其中不乏聯合利華旗下的多芬、力士、凡士林,以及HBN、紐西之謎、朵拉朵尚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其業(yè)務范圍也涵蓋彩妝、護膚、洗護等全品類。已實現全面布局、多點開花的芭薇,正朝著未來工廠時代邁進。
//
企業(yè)名稱:廣東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yè)創(chuàng)立時間:2006年
主要生產品類:護膚、彩妝、洗護、面膜等
主要合作品牌:聯合利華(多芬、力士、舒耐、凡士林、EB39)、HBN、紐西之謎、紅之、凌博士、谷雨、朵拉朵尚、梵蜜琳、鄭明明、三草兩木、植物日記、和風雨等超500個品牌
工廠產能:乳化日產能130+噸、膏霜類產品年產能4億支、面膜類產品年產能3億片
研發(fā)人員數量:40+ 資深工程師,100+ 研發(fā)人員
三次跨越
縱觀中國美妝行業(yè)發(fā)展歷程,2016年無疑是具有節(jié)點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消費稅取消,釋放了美妝品牌的盈利空間;此后,社交電商、短視頻、直播等新渠道的興起,也極大縮短了品牌走向消費者的距離,化妝品市場呈現勃勃生機。
以此為起點,一批本土品牌迎風而起,以完美日記、花西子、谷雨等為代表的“新銳品牌”不僅開始了高速狂奔,也給上游代工廠提出了新的要求——代工廠需要同時滿足品牌所需的更豐富的SKU、更靈活的訂單量、更快速地交付需求。
彼時,為了搶奪新生代年輕消費者,無論是傳統(tǒng)國貨還是新銳美妝,紛紛開始提高產品開發(fā)周期和市場反應速度,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處于上游的芭薇,同樣感受到來自市場的“緊迫”信號。
新需求也意味著舊有系統(tǒng)的失效,芭薇意識到企業(yè)內部管理思維與現有的生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最新的市場需求,在這次時代浪潮中,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跨越。
改革的起點,芭薇放在了團隊拓展上,通過引進化妝品行業(yè)之外的人才,從而讓企業(yè)從慣性思維中跳脫出來。外來人才們將突破性思維導入芭薇,逐漸解決了企業(yè)過去的問題,芭薇先是在內部推行“精益生產”,以此為基礎形成特色的“BWT模式”,據芭薇交付中心副總經理兼智能質造負責人陳清云介紹:“這種模式就是通過全面的品質管理、物料管理可視化,以及可以按照訂單發(fā)貨需求制定生產計劃,以此減少庫存壓力,并推動生產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而后,芭薇又通過引進一批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車間的“BWT拉動式”生產。
自此,芭薇從“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yè),以更加高效與靈活的生產模式,進入了國際大牌的視線,同時,也有更多的新銳品牌主動尋求合作。如今,聯合利華與芭薇攜手,已在洗護類、唇部護理類以及護膚類全面開花;HBN、凌博士等新銳品牌,也都是芭薇的合作品牌。
“對于芭薇而言,這次轉型還具有更長遠的意義?!标惽逶圃诓稍L中表示,“‘精益生產’扭轉了大家的思維方式與習慣,實際上成為接下來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br/>
第一次跨越成功,芭薇在“高效交付”的道路上乘勝追擊,并于2019年前后,展開了更為精進的數字化布局,正式開啟“智能制造”的第二次跨越。
2019年,芭薇斥資逾3億元,開始建造芭薇創(chuàng)新中心&智慧工廠;2020年,企業(yè)從日本、德國購進高端智能化設備;2021年,匯集了高科技產品創(chuàng)新中心、檢測中心、智能生產車間,以及信息數據化辦公室于一體的芭薇創(chuàng)新中心&智慧工廠正式投產,并與中國電信簽訂“5G智慧工廠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成為白云區(qū)首家引入并應用5G生產的企業(yè)。
除了使得企業(yè)內部大量數據得以流通和傳遞,通過把5G與AGV(智能無人運送機器人)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相結合,也極大增強了設備效能。對芭薇來說,最為直觀的作用便是減少了人工,實現大批量快速交付。據陳清云介紹,“隨著自動化生產線數量的增多,智能制造釋放出了更多的人工,合理配置人員工作項目安排;而從產能上來說,每小時產出量實現了翻倍”。
AGV自動運輸
芭薇的第三次跨越,則具備更強的“時代性”。2006年,芭薇設立研發(fā)檢測實驗室;2014年建立檢測管理體系;2019年,芭薇將檢測中心升級為旗下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悠質檢測。
據悉,悠質檢測擁有50+專業(yè)技術人員、400+套檢測儀器設備、3000+款原料檢測、1100+項檢測項目能力,并先后參多項國家及團隊標準的起草與制定。同時,悠質檢測已獲得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NAS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國家藥監(jiān)局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資質,并被認定為“2021年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yè)”。芭薇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檢測版塊營收同比增長131.12%。
于芭薇而言,這三次跨越意義非凡,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基于智能制造實現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正如陳清云所說:“芭薇的宗旨之一是‘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如今,芭薇做到了‘客戶需要什么,芭薇就制造什么’?!?nbsp;
“具有長期性的‘爆品’就是大單品”
近些年,對于美妝品牌來說,打造“大單品”的熱情似乎已經超過了對于“爆品”的追求。不少知名品牌旗下,都有一款或數款知名度較高的“明星大單品”。
珀萊雅以“雙抗精華”和“紅寶石面霜”開啟了“大單品”之路;“小黑瓶”之后,蘭蔻于2020年又推出“極光水”這一爆品。此外,仍活躍在市場上的還有雅詩蘭黛小棕瓶、資生堂紅腰子等,這些品牌無一不是以“大單品策略”強勢占領消費者心智,并帶領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而芭薇,在業(yè)界素有“爆品制造機”的稱號。近期,芭薇與凡士林合作推出的“凡士林Pro Derma數字唇膏”,在雙十一預售期間登上“保濕口紅熱銷榜TOP 3”;而此前其和聯合利華合作開發(fā)的多芬“奶蓋沐浴露”以及力士“沉醉星河”沐浴系列產品,都曾風靡一時。作為“爆品系”的幕后推手,芭薇有著自己的“產品”策略。
“芭薇的產品策略是打造大單品,大單品既可以是‘爆品’,也可以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產品,某種意義上,大單品就是具有長期性的‘爆品’。”陳清云表示。
芭薇對“大單品”有三個判定標準:產品能夠抓住大量消費群體;產品本身一定是安全且有效的;產品具備高性價比?!啊髥纹贰鋵嵤菑摹俊汀|’兩個維度來考量的。高質量自不必多說,而能夠吸引足夠多消費者的‘大單品’,才能實現‘量’的積累,才算是‘打爆’了?!标惽逶迫缡钦f。
“芭薇作為產品研發(fā)生產的直接參與者,能更為全面和深刻理解產品的亮點和優(yōu)勢,芭薇將其與市場趨勢結合起來,形成產品的清晰‘賣點’。這樣優(yōu)質且具有明確賣點的產品,就是我們常說的‘爆品’。所以從銷售環(huán)節(jié)來說,‘爆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标惽逶瓶偨Y說。
“工廠最后比拼的可能就是智慧供應鏈”
2021年,中國站在了全新的歷史節(jié)點上,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啟航規(guī)劃的“十四五”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加快數字化發(fā)展、建設數字中國”的目標。本土美妝代工市場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站上了“智能制造”的時代潮流之列,代工廠們開始邁向新的發(fā)展階段,未來工廠雛形初現。
未來工廠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tài)變化,其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隨著網絡的發(fā)展,以及“新規(guī)”的落地,各企業(yè)間的信息差逐漸減小,配方、原料價格、包材價格等逐漸透明化。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美妝代工廠開始尋找新的突破點,以期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的發(fā)展。
在陳清云看來,未來工廠要推動制造成本的縮減,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高效高質去滿足客戶的交付。“這其實就是成本之間的‘內卷’,而這也倒逼工廠進行能力的優(yōu)化,最后比拼的可能就是智慧工廠,智慧供應鏈的優(yōu)勢了?!?br/>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需要智能制造,用智能設備取代人工,提供更加高效和高質量的產品。另一方面則在于企業(yè)智慧研發(fā)實力的提高。為此,芭薇借用現代化技術,引進包括SAP、MES、PLM、CRM在內的十大智能系統(tǒng),并將其貫穿于芭薇的整個供應鏈體系,緊密鏈接前后端,實現最大程度的信息透明化。
同時,在研發(fā)“硬”實力上,經過16年的積累與沉淀,芭薇已擁有一支專注研發(fā)的精尖團隊,囊括40+資深研發(fā)工程師、100+研發(fā)人員、110+項專利,擁有6000+成熟配方的強大數據庫,并儲備300+功效配方。
“智慧工廠”的打造,加固了芭薇的發(fā)展壁壘,而其更為深遠的意義則在于,“至此,芭薇已具備從研發(fā)、生產、檢測、營銷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為客戶提供服務的能力。”
此外,在2021年,芭薇還提出打造“美妝供應鏈平臺”。據陳清云介紹:“‘美妝供應鏈平臺’,是以芭薇為載體,將行業(yè)上中下游的優(yōu)質資源整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當資源實現整合,企業(yè)之間的粘合度就會提高,周邊的資源也就能充分調動起來。打造‘美妝供應鏈平臺’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畢竟未來其實就是產業(yè)鏈韌性之間的比拼?!?/p>
在馬太效應顯現的當下,“美妝供應鏈平臺”通過整合互動,“盤活”行業(yè)資源,眾多“星星之火”匯集在一處,終可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