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品觀網(pinguan.com)1月封面專題“研發紅利”系列文章
中國化妝品企業到底重不重視研發?
這個問題放到現在回答,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在人口、渠道、營銷失去原有作用的情況下,不少企業愿意以真金實銀的方式來支持研發,讓產品回歸品質本身。
但光重視就夠了嗎?“現在很多本土企業都要做研發,但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該如何做。”IFSCC(國際化妝品化學師協會)國際公關部主席陳創光感慨道。
從想法跨越到行動總是艱難的。在歷經30多年的粗放發展,化妝品的開發從最初的模仿、抄襲階段到自主研發創新,這中間無疑需要一個過渡期。
過去兩年,作為IFSCC主委會的一員,陳創光一直致力于本土化妝品企業與國際的接軌。那么,站在國際視野上,本土化妝品企業該從何處入手把握下一輪的研發紅利?國外企業又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IFSCC國際公關部主席陳創光
原料研發:好的原料要懂得讓顧客買單
化妝品的研發創新追溯到源頭,其實離不開原料的創新。原料的優劣幾乎決定了產品90%的品質。雅詩蘭黛小棕瓶和SK-II神仙水之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就是因為它們能夠將二裂酵母發酵產物這個明星原料玩到極致,通過原料的不斷創新進行產品的迭代更新,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可以說,好的原料不僅是產品功效提升的“利器”,更是品牌歷久彌新的“根基”。
然而在國內,“整個化妝品原料行業的生態還處于起步階段?!睂τ诒就粱瘖y品原料企業的發展,陳創光抱有一些憂慮,作為產業鏈上游中的一環,原料生態的不成熟也進一步阻礙了化妝品技術的升級。
為何說本土化妝品原料生態正處于起步階段?在他看來,國內的原料研發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原料生產過度依賴進口,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皣獾幕瘖y品公司都使用本地化的原料,而中國的企業主要靠進口。”陳創光指出,由于原料研發起步較晚,相對應的研究也較為缺乏。一方面,國內的原料企業走抄襲國外原料的路線賺快錢。另一方面,原料生產還停留在生產表面活性劑等基礎原料的階段,品牌所需要的一些高功效的原料還是得從國外進口。
不僅如此,國內企業在新原料的開發上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坝袝r我們做的原料,其實人家早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了”。
在參加了許多原料展后,陳創光發現,許多國內原料商往往在看到優質的原料成品后,才開始嘗試朝著這個方向去開發,而這樣的研發思維勢必導致原料創新的滯后。在他看來,企業應該在原料研發階段積極參與國際技術交流活動,在了解原料最新趨勢的基礎上,做好研發。
雖然本土原料研發尚處于起步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本土原料企業,做出來的原料并不比進口的差。然而這些企業也存在一個問題,“他們還停留在做產品的階段,并不知道如何運用市場營銷的思維,讓研發出的原料被消費者和品牌方認可”。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東西也需要“吆喝”才能被大家有效認知,好的原料同樣如此。
陳創光表示,化妝品功效原料不同于藥品,可以立即見效,化妝品原料功效的驗證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因此,如何通過各種體內、體外檢測數據為原料的功效和品質背書,把原料有效地介紹給顧客,是目前國內原料企業急需提升的一大板塊。
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體系的構建
任何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優秀人才的不斷輸入,化妝品行業亦是如此。事實上,不少人都提到目前化妝品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人才匱乏。陳創光也坦言,整個化妝品行業不光是缺少懂技術、懂產品、懂市場的專業型研發人才,而且也缺少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
優質的人才需要優質的教育。一個能為行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并不是憑空誕生的,人才匱乏背后,反映的其實是人才培養體系的不健全。國內在大量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也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英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地的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化妝品學。在中國臺灣,光設立化妝品專業的學校就多達8所,但大陸好像還沒有這個專門的學科,只有幾所大學設的選修課而已,并且,這類大學均是屬于理工類院校,且化妝品專業的培養方式多是依照輕工類專業的培養體系,在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等方面并不全面?!睙o論是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還是培養方式上,國內的學校還需要向國外有經驗的前輩汲取經驗。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只有在健全的研發體系中才能真正發揮最大的作用。陳創光也提到,國內雖然有很多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建研發中心,但真正擁有行之有效的科研體系的化妝品企業并不多。
“很多本土企業喜歡聘請日本、韓國的技術專家來做配方,或者與一些研發實力雄厚的高校、研究所合作,這些交流當然能帶給行業正面的影響,但是這些技術能真正轉化成產品的效率有多高,出來的產品有多少,普遍了解到的都不太理想?!痹陉悇摴饪磥?,化妝品的研發并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技術提升,而是需要完善的科研創新、產品開發、質量保障、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等體系,作為研發實力提升的支撐?!爸挥袚碛行兄行У目蒲畜w系,才能真正整合這些資源,實現研發的可持續性創新”。
融入世界:國內化妝品企業應擁有國際視野
不得不承認,國外發達國家化妝品發展時間較長,研發技術大多領先國內。但化妝品的研發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我們只有互相交流學習,將先進的技術吸收內化,才能碰撞出“火花”真正提升研發實力。
“中國目前不缺技術設備,缺的是文化層面上與國際間的技術交流,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及融入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p>
在陳創光看來,國際技術交流的缺失,文化理念上的差異,讓中國化妝品企業在對技術趨勢的捕捉上、設計理念上暫時無法和國際市場建立有效溝通,而這些又恰是國內企業研發必須要補的一塊短板。他希望IFSCC可以起到好的溝通橋梁作用。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妝品交流平臺,IFSCC擁有一個分布全球的技術網絡,通過這一組織,中國的化妝品企業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國家,開展技術和文化的交流?!?/p>
在任職IFSCC國際公關部主席的三年多時間里,陳創光接觸了大量國外化妝品生產企業和專家顧問?!癐FSCC確實開闊了我的視野?!彼J為,一方面,IFSCC每年豐富的科技交流活動能讓本土企業接觸先進技術,另一方面,IFSCC豐富的專家資源也能夠真正地幫助國內化妝品企業做好技術提升。
“希望通過IFSCC,可以看到一些民族品牌真正融入世界。”采訪最后,陳創光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