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妝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假貨與仿品問題如同一股暗流,不斷沖擊著市場的健康秩序。
曾經,國際大牌美妝長期承受著制假售假的巨大壓力,而如今,隨著新銳國貨品牌的崛起,不法分子的目光逐漸轉移,國貨美妝成為了他們新的獵物,爆品假貨 “生意” 愈發猖獗。
被“盯”的上國貨爆品
無論是國際大牌還是新銳國貨,被造假的根源皆在于利益的驅使。
國際大牌憑借深厚的品牌底蘊和較高的品牌溢價,在消費者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良企業通過制造假貨,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從而獲取巨額非法利潤。
而新銳國貨品牌,憑借創新精神打造出的爆款產品,在市場上迅速走紅,這些產品獨特的設計、新穎的形態或卓越的功效,使其成為消費者的寵兒,也因此吸引了造假者的注意。仿造這類產品,能夠借助其熱度,讓消費者更容易上當受騙,假冒仿貨已經觸達到客單十分親民的國貨品牌。
C 咖的明星產品——雙管洗面奶,在 2022 年上市后同樣遭遇了仿冒危機。據了解,市場上涌現出幾十個仿貨,其中個別甚者從產品外觀到詳情頁圖全盤照搬。
這并非偶然,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2022 年 C 咖 雙管洗面奶入圍抖音護膚潔面類目 TOP5,而今年1-11月, C 咖雙管洗面奶榮登抖音潔面品類 TOP1。如此優異的成績,讓這款產品成為了造假分子眼中的 “唐僧肉”。
C 咖只是眾多被造假國貨品牌的一個縮影。縱觀整個市場,無論是國際品牌中的迪奧口紅、香奈兒香水,還是國貨品牌中的珀萊雅雙抗精華、完美日記唇釉、柏瑞美保濕定制噴霧等,被抄襲或制假的產品大多具有一些共性:
首先,它們都是市場上的熱銷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其次,產品在設計或形態上具有創新性或較高的顏值;最后,在市場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這些特點使得它們在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也吸引了造假者的覬覦。
創新不易
莫讓 “劣幣驅逐良幣”
國貨美妝被制假的現象,從側面反映出國貨品牌在創新能力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品牌堅持原創,積極投入研發,推出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然而,部分品牌的抄襲或造假行為,卻如同一顆毒瘤,嚴重威脅著國內美妝市場的健康發展。
創新并非易事,品牌需要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研發。
以 C 咖雙管洗面奶為例,它的誕生源于對用戶痛點需求的精準把握和無數次的實驗嘗試。這款產品旨在滿足用戶深層清潔與溫和護膚的雙重需求,經過大量實驗和數萬管測試,才打造出 “比氨基酸更清潔,比皂基更溫和” 的雙管配方,以及獨特的雙管形態,在保證產品效果的同時,又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成本。
假貨仿品的出現,給消費者和品牌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對于消費者而言,仿造產品在外觀上與正品極為相似,內在品質卻遠遠不及正品,使用效果差強人意,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比如使用假冒偽劣化妝品可能導致肌膚過敏、紅腫、瘙癢等問題。然而,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當前在電商平臺有假貨仿品銷量更高達數百萬件。
此前,就有不少博主忍不住站出來為國貨品牌發聲,以老爸測評為例,就曾發布《國貨就該被這樣對待嗎?》的視頻,在評論區,許多網友表示購買到疑似假貨,使用體驗與正品相差甚遠,這不僅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誤解,也損害了品牌的聲譽和形象。
對于品牌來說,假冒產品以低價優勢擾亂市場秩序,嚴重侵害了原創品牌的利益。它們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搶占市場份額,擠壓了正品的生存空間。長此以往,容易導致 “劣幣驅逐良幣” 的局面,使得那些致力于創新研發的品牌在市場中舉步維艱,行業的創新步伐也會因此放緩,最終整個行業將陷入發展的困境,失去活力和競爭力。
加大打擊力度,維權路任重道遠
在商業的舞臺上,假貨如同一個肆意妄為的破壞者,它的蔓延讓眾多品牌深受其害,新銳品牌更是在假貨的沖擊下艱難前行。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國貨品牌們紛紛踏上了維權之路,為保護自身權益和市場秩序而努力。
如柏瑞美在2022年開始打假,其一方面在官方公眾號、微博發布相關大家信息,揭露假貨騙局,并提供了從產品外觀到防偽網站等鑒別真假的方法,幫助消費者甄別產品;另一方面,針對不法分子積極采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C 咖面對假貨的侵襲時,也毫不退縮。2022 年底,C咖迅速組建專業打假團隊,針對雙管洗面奶仿品,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全網檢索造假品牌的銷量、銷售渠道等多方面信息,精準定位造假源頭,并果斷提起訴訟。經過不懈努力,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審判決書顯示 C 咖勝訴,其勝訴案件多達 50 余起,還有上100起等待宣判,涉案金額近千萬。
部分品牌在維權道路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維權之路依然充滿挑戰。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拼多多、小紅書、抖音等電商平臺成為假貨流通的重災區。
盡管各方不斷加強監管,多次打擊,但假貨如同頑強的野草,屢禁不止。即使是擁有完善知識產權體系的國際大牌,也難以徹底杜絕假貨的存在,只能在這場持久戰中持續投入精力,艱難應對。
相較于有備案主體的仿品,假貨的查處和維權難度更大。C 咖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打假維權工作充滿艱辛,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其不僅不斷對產品做出防偽升級,甚至不惜增加自身成本,在包材上追加工藝,對假冒產品設置更高門檻,同時設置“消費者關懷基金”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無論道路多么艱難,C咖都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直至將假貨徹底清除出市場,維護消費者和品牌的利益。”
打假維權之路布滿荊棘,好在越來越多品牌已經意識到團結的力量,積極聯合第三方專業機構和相關部門,對侵權者進行行政和刑事打擊。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美妝行業終將擺脫假貨的陰霾,回歸健康發展的軌道。這不僅是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也能讓國貨品牌在一個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中,更好發揮自身優勢,憑借創新和品質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為中國品牌贏得聲譽,并展現中國品牌的強大魅力和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