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由品觀APP主辦、旨在推動資本方與化妝品行業對接的2018(第十一屆)中國化妝品大會·投融資峰會在京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投向未來”。
棋盤資本創始合伙人馬宏在現場做演講,他表示:“今年的話題雖然和化妝品行業并無關系,但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這個話題就是“擁抱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曲線”。
中國上半年投資環境依然火熱
今年,中美貿易大戰、增量資金斷崖式下跌等話題屢屢登上話題榜首,導致人心惶惶,不少人都說今年的經濟形勢很差,但真的是這樣嗎?馬宏舉了幾組案例。
2018年1月22日,中國最大的物流地產商“普洛斯”從新加坡交易所主板退市,萬科地產、厚樸基金、高瓴資本、SMG、中銀投等為收購普洛斯而設立的聯結基金,總出資額約為24.54億美元;
2018年2月14日,京東集團宣布旗下“京東物流”完成首輪私募融資,融資總額為25億美元,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工銀國際等多家機構成為投資方;
2018年4月18日,“快線”(大票零擔)領域“結線成網”公司“德坤供應鏈”,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私募,成為該領域首家完成私募融資的公司;4月23日,“快運”(小票零擔)領域“聯網成網”公司“壹米滴答”,宣布完成5億元C輪融資;4月24日,由“運滿滿”“貨車幫”合并而成的 中國最大的“車貨匹配”平臺“滿幫集團”,宣布完成19億美元首輪私募融資……
2018年5月31日,“阿里巴巴”宣布53億增持“菜鳥網絡”并成為其控股股東,并將在未來5年內進一步投入1000億元;
2018年7月11日,“大車隊”公司“獅橋集團”宣布完成10億元私募融資,由百度、陽光融匯資本聯合領投……
從這些案例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投資環境依然火熱。
關于新零售的4種解釋
馬宏的另一組案例,則關乎近年零售的迭代與發展。
他指出,今年,《騰訊沒有夢想》這一文章引起了廣泛討論,不少人認為,騰訊產品沒有創新能力,如今已變成一家投資公司,什么領域都投,好像沒有邊界,變成了無邊的棋盤。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表示:“你關注了騰訊的邊界,是不是看過了它的原點?什么東西才是它的根本?如果沒有了流量,投再多東西有用嗎?”
去年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整個市場似乎都在講“新零售”。馬云非常擅長造概念,以前從未對自己造的概念給出定義,而對于新零售卻明確了定義。他指出,新零售即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業態。
馬宏也提到了曾鳴所提出的“S2b”。其中,S是一個大供應鏈平臺,會大幅度提升供應鏈效率,b是生長在供應平臺上的、自帶流量、萬級以上的物種。這一概念,與馬云所提出的“新零售”很是接近。
從來不造概念的劉強東也提出“無界零售”,他認為,如今正處于“第四次零售革命”,零售的前三次革命是業態革命,而這次革命叫零售的基礎設施革命,零售基礎設施成為“越來越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系統”。
馬化騰卻認為如今零售變革迎來的是“智慧零售”,是一個“寬平臺——數字生態共同體”,其特征是賦能所有商家,是以去中心化方式和全方位平臺,為商家提供更為包容、創新和具有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
四種解釋看似不同,其實都能反映出新零售的某些特質。
2018:中國“第二曲線”的“底盤時代”
任何企業或國家都會走過S曲線。從1998年到2018年,中國經濟的S曲線走過整整20年,那么,這個S曲線是什么帶動的呢?
1997年,互聯網來了,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帶來了第一曲線。今天手機用戶超過8億,而8億里面有7.54億的人是微信用戶,人口紅利已經開始減弱。如果企業或行業能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峰之前,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并在第一曲線達到頂點前開始增長,永續增長的愿景就能實現。
那么,中國經濟跨越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第二曲線”是什么?
很多人把第一曲線叫“天網”、“信息高速公路”,馬宏把第二曲線取名為“地網”,即商業的基礎設施革命,是在物流網絡的基礎上,以數字化手段進行供應鏈各種要素的重構,這是一場解構和革命。
2003年SARS來了,但是如今眾多耳熟能詳的公司都是在2003年異軍突起。今天回過頭看,BAT(中國互聯網公司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部誕生于1999年,但是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知道誰會走得更遠。
由此,馬宏斷言,2018年將與1999年一樣,前一曲線的那些公司做的是物種,而現在最牛逼的公司一定是基礎底盤,2018年很有可能成為第二曲線的底盤時代。如果真的找到了底盤,投到了底盤,毫無疑問會在20年以后超越今天的“BAT”。
這個底盤是什么?是一個協同的網絡,是數字鏈接、網絡協同。今天的消費者正在分化和碎片化,正在從大眾的消費者變成有自我價值主張的小眾消費者,所以品牌方也在分化。坦率地說,20年前一個六神花露水銷售20億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是小品牌逆襲、分化,小品牌面對小眾消費者的時代。
而在這背后,應該有強大的S型曲線做支持,它是一個連接器,鏈接各種各樣的供應商甚至工廠,只要自帶流量、服務于流量,后面就有很多專業的品牌出現。
從“增量邏輯”到“存量邏輯”
此外,馬宏還指出,在S曲線的跨越上,快遞行業非常具有代表性。
去年一年四通一達(指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匯通、韻達快遞)全部上市、小票零擔德邦上市、聯盟的壹米滴答實現C輪融資……5年前中通每一天的票量是350萬單,今天的票量達到一天2400萬單,可以說是實現了迅速成長。
在大票零擔的快線方面(大票零擔:主要有三類,分別為生產制造企業、三方物流、一二級批發商),2016年只有德坤一家,很多人并不看好,認為大票不成網,但是今年上半年僅半年時間就出現了四張快線網;15年前整個中國只有20家快遞,15年后的今天只剩下17家快遞。市場正在迅速洗牌,店家數越來越少,但是每家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市場,正在從增量邏輯走向了存量邏輯。
談到增量和存量,一種是通過合縱進行重組整合,另一種是通過連橫進行收購兼并,原來是通過攻城略地實現粗放式的快速成長,而今天必須要進行品質化的精耕細作。
從這張金字塔圖可以看到,低收入人群處于金字塔的塔底,中產階級人群處于塔中,高收入人群處于塔尖。如今大家都在說消費升級,但馬宏根據拼多多的崛起指出,消費升級還沒到來,只有底盤全建立起來,消費升級的時代才會真正來臨。
馬宏表示,這是他的預言,這個預言需要20年的時候來驗證。
作為2018(第十一屆)中國化妝品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投融資峰會共計吸引知名投資機構、化妝品企業、化妝品渠道商代表等400余人到會。參與演講與互動的嘉賓包括天圖資本合伙人湯志敏、日化行業投資人陳慧、棋盤資本創始合伙人馬宏、青島金王董事長陳索斌、棋兆資本執行事務合伙人楊九陽、珀萊雅董事副總經理曹良國、拉芳家化副總經理兼董秘張晨、OIB.China總經理吳志剛、天貓個護總經理西美、華麗志&橙灣大學創始人余燕、美妝心得創始人楊雷、Rever Cosmetics創始人李梓嘉、橙小橙創始人周建雷、小美誠品創始人鄧俊、品觀APP投融資部總監龔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