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效不護膚,功效護膚市場一路“狂飆”,引得美妝企業爭相入局,一起拓寬“功效”邊界,挖掘“成分”潛力。隨著賽道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內卷,企業想要“破局”并非易事。
11月29日,第四屆中國化妝品年會·功效護膚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該論壇由偉博海泰、樂美達生物、蔚然生物戰略合作,特邀引領中國功效護膚領域的美妝品牌、工廠以及第三方數據機構,共同把脈功效護膚發展趨勢。
數據機構:千億功效護膚賽道有三大新引擎
當下,大數據已然成為美妝企業們的“助推器”。基于用戶調查,上海語析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用戶說了)創始人&CEO林愷澌首發用戶說了最新報告《2024年中國功效護膚市場新趨勢與新引擎》,給現場觀察帶來了最新的市場趨勢洞察:
上海語析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用戶說了)創始人&CEO林愷澌
從大環境來看,護膚市場雖在2022年稍有回落,但仍大有可為,預計2026年規模將膨脹至4180億元;今年1—10月份,化妝品消費零售總額為3291億元,同比增長6.2%。美妝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讓功效護膚賽道持續火熱,截至2023年6月的MAT滾動年,功效護膚品備案數達20.67萬,同比增長3.2%。
從功效來看,抗敏修護、抗衰老、美白提亮、祛痘四大進階功效備案呈上升趨勢,“抗敏修護+”是備受國貨品牌重點關注賽道;精準護膚、情緒護膚等概念聲量同比上漲;
從平臺看,傳統電商市場略顯疲軟,抖音功效護膚逆勢增長,2023H1同比增速達49.8%。林愷澌建議,“抖音是需要重點布局的賽道,在這里大牌呈穩定增長態勢,所以不能錯過這個風口”。
從消費者關注點來看,消費者更關注功效、成分,其次是價格。在林愷澌看來,消費者對“價格”的關注更勝以往,與整個消費降級密切相關,“在價格端消費者如此敏感,品牌方想提價或孵化高客單價產品,抑或進軍中高端市場,建議做一個自己的用戶池的價格敏感度調研,這樣方便出產品的價格定位”。
基于以上行業現狀,林愷澌分析,融合科技與跨學科交流,AI技術、發酵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助力新功效原料,以及運用科學數據+試驗循證挖尋對應靶點,實現科學護膚,將是2024年中國功效護膚行業的創新驅動力和前沿趨勢。
工廠:硬核科技是“殺手锏”
在功效護膚賽道,OEM/ODM企業扮演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助力品牌掘金?“科技”是演講嘉賓提到的高頻詞匯。
“在‘泛娛樂化’的話語體系下,品牌故事的講法產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核心還是要回到產品層面,即品牌要用科學技術來講故事,否則終將被流量反噬。”“凍干閃釋之父”、偉博海泰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李和偉如是表示。
“凍干閃釋之父”、偉博海泰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李和偉
他指出,最近五年,凍干面膜的市場規模迎來近10倍的增長,正掀起面膜界的“新能源革命”,未來五年還將呈現爆發之勢,而該品類能發展起來,底層邏輯是在無刺激基礎上,做到了更好的功效,“于品牌而言,在市場端其也能夠講出科學的故事”。
蔚然(廣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加美(中國)生物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毅亦持有相同觀點,“光說概念、講故事,解決不了敏感肌人群的剛需問題,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
蔚然(廣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加美(中國)生物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毅
張毅以植萃修護敏感肌新方案為例,其背后蘊含Willcure舒緩技術、Willrepair修護技術、Willgentle主動溫和技術三大科技,可實現溫和有效地解決消費者肌膚敏感問題;采取了四大配方原則,即不盲目堆原料,篩選不同劑型、功效的原料,發揮每一個成分的作用,舒緩、皮膚屏障修護同時進行。
基于對功效護膚市場的深入洞察和多年產品開發經驗,樂美達生物高級產品經理曹綠柳建議,品牌可從以下6個維度中尋找創新的突破口:1.新定位,用戶在成長,消費需求在改變,品牌定位也需在不同階段做升級更新;2.新人群,開拓新人群,或是存量時代品牌彎道超車的解法之一;3.新原料,創新原料的開發運用,將助力國貨品牌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掌握更多“話語權”;4.新技術,技術壁壘可助力品牌構建核心競爭力;5.新品類,具有差異化優勢的產品創新正在構建品牌新的護城河;6.新場景,護膚品的開發邏輯從只注重安全、有效,升級為還要重視帶給消費者的愉悅感。
樂美達生物高級產品經理曹綠柳
“生物技術是功效護膚品下一個風口。”在美中集團董事長兼首席科研官涂桂洪看來,生物技術在化妝品領域的自主原料創新和產業化、功能性產品開發以及企業ESG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展現出可觀的應用前景。
美中集團董事長兼首席科研官涂桂洪
“生物技術并非高不可攀,其產業化關鍵就是發酵?!蓖抗鸷檫M一步介紹,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可將天然的微生物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目前,美中集團已實現了以原生菌株生產的PGA、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活性肽、合成生物技術生產NMN、生物轉化技術生產花青素等多種功效成分,為功能性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品牌:“研發”驅動增長
功效護膚賽道越來越卷,優勝劣汰加劇,但也有不少品牌跑了出來,典型如新銳品牌溪木源、谷雨。
“安全、有效、愉悅三者兼具,是我們對一款好產品的定義;從科研到臨床,是我們一直堅持的研發思維?!毕驹春匣锶?、研發高級總監張建華Josh透露,“從科研到臨床”是溪木源敏肌護理創新的底層邏輯。
溪木源合伙人、研發高級總監張建華Josh
圍繞這一底層邏輯,溪木源搭建了創新聯合實驗室,與國內重點院校及三甲醫院展開科研與臨床研究合作,持續打造創新科研生態,以給敏感肌人群帶來安全有效的產品。正如張建華所言,“植根夠深,方能強勢生長”。
谷雨首席科學家、研發負責人李安章博士,則以《科技賦能植萃,研發驅動品牌》為主題,剖析了谷雨“突圍”三步走策略:
谷雨首席科學家、研發負責人李安章
首先,精準滿足用戶需求。在李安章看來,“打造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性更強的進階產品,是大勢所趨,其關鍵在于將消費者語言轉化為研發語言,精準滿足用戶需求”。而調查發現,消費者日益追求天然植萃成分,對美白功效的需求也高漲不衰。
其次,技術研發突破光甘草定應用和推廣難題。根據消費者需求,谷雨將植萃和美白功效相結合,篩選出功效原料“光甘草定”,并突破其提純難度大、溶解性差、穩定性差等技術難題。
第三,堅持科技創新打造品牌IP。據李安章博士透露,谷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甘草定使用者,帶動光甘草定走向成分舞臺“C位”,“ 光甘草定與谷雨已形成強綁定,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谷雨=美白的心智”。
第四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由化妝品觀察、CiE美妝創新展聯合主辦,中通生化、綻媄婭、Q牌粉撲、蔬果園戰略合作,共有40+大咖共論產業發展,指引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