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30日),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功效護膚論壇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舉行,該論壇由樂美達生物、偉博海泰、美中生物、中通生化、萊博科技戰略合作,有7位嘉賓共同把脈功效護膚趨勢。會上,知名護膚科普博主小本Brant帶來了《功效狂飆時代,品牌如何突圍》的主題演講。
近年來,科研之于化妝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內美妝品牌已從卷營銷、卷設計轉向卷成分、卷概念。
什么才是“有效護膚”呢?作為在美業耕耘7年、擁有百萬粉絲的知名護膚科普博主,小本Brant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功效護膚市場越來越卷
在小本Brant看來,現今護膚市場越來越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卷“成分”。隨著“成分黨”崛起,透明質酸、重組膠原蛋白、油橄欖成為熱門明星成分,護膚品牌紛紛搶灘入局,由此開啟新一輪“成分”內卷。
小本Brant以油橄欖為例,某某國貨將油橄欖做成次拋,“并不是這樣做功效更好,只是為了新穎。”另一款產品宣稱添加了50%油橄欖,但與配方中實際含有的油橄欖提取物含量并不匹配,也無法提供數據證明。
簡而言之,不少宣稱主打油橄欖的產品,雖然成分濃度越來越高,但其原料純度、配方功效、產品品質卻魚龍混雜,安全、功效值得商榷。
卷“概念”。小本Brant坦言,除了卷成分,如今品牌也開始追逐各類新概念,譬如全通路抗老、全鏈路美白、敏感肌多重屏障、次拋、凍干等。
“市場同質化嚴重。”他舉例到,美白有4大通路,不少產品都宣稱具備“全鏈路美白”的功效, 但真正能做到的屈指可數。
如何做到“有效護膚”
在小本Brant看來,功效護膚也有優先級,目前的功效護膚都脫胎于“護膚金字塔”——護膚功效的五指山,保濕、清潔、防護是最基礎的護膚功效,建立良好的皮膚屏障后,才能進入到第二層次中和、修護,“再生”則處于金字塔頂端 。
一方面,品牌可以通過打造差異化功效構建護城河。譬如,通過以油養膚、皮膚微生態進行差異化修護,通過抗氧+抗糖雙抗實現進階版中和,通過早C晚A /早P晚R實現護膚中和+再生功效的進階。
另一方面,功效測評越來越嚴,品牌切記盲目堆砌成分。他指出,隨著本土原料產能提升,以及消費者認知提高,以往大牌產品的配角成分如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如今在本土品牌中唱主角,成為核心成分。
小本Brant坦言,一些國際大牌的核心成分在中國市場很吃香,其實這里面有自己文化的概念,“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在依托前人的故事來支撐自己的品牌,而品牌戰略卻轉變很快,可能是市面上產品變動非常快導致的”。
“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至少有一個有說服力,要么功效證明很到位,要么研發很靠譜。”在演講最后,小本Brant直言,希望國貨護膚品可以做到更好。
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由化妝品觀察、CiE創新展聯合主辦,FPH肌盼主贊助,貝豪集團、中國國際美博會戰略合作,有37位大咖共論產業發展,指引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