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可以說,中國化妝品行業在過去十年已經到達一個高度競爭且同質化現象嚴重的階段,在品牌飽和甚至過剩的環境下,洗牌必不可少。
在行業進行全面洗牌之時,自然少不了后來居上者,比如近期風頭正盛的藥妝品類。“藥妝”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或許并不陌生,尤其是隨著出國旅游、代購、種草的興起,藥妝早已進入人們的視野。
如今,線上有Dr.Ci:Labo城野醫生、EltaMD、MartiDerm、ISDIN等品牌同臺競爭,線下有本土最大的化妝品連鎖店嬌蘭佳人在“兩妝一品”上努力,同時,越來越多的藥妝品牌、藥妝集合店、藥妝代理公司等出現在大眾視野。
但相較藥妝在東亞、歐美發達國家長達幾十年的盛行,中國藥妝市場的熱鬧只不過是近年來才有的光景。在如此喜人的發展態勢下,作為化妝品行業的主戰場CS渠道,藥妝,必將是一片藍海。
藥妝興起 CS渠道布局不足
何為藥妝?時至今日,我國法律體系仍然未有清晰的定義,有著多年運營進口藥妝經驗的深圳市美安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后稱“美安健”)創始人劉華德認為,藥妝應該是可以解決肌膚問題的、針對性很強的、有功效的產品。
所以在對專營店內的品類結構進行分析時,劉華德將門店的護膚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宣傳對皮膚問題有預防和解決作用的純概念型護膚產品;另一類是真正在一定周期內可以解決肌膚問題,看到明顯效果的功效性產品,即藥妝。
在以空氣污染為首的環境問題以及繁重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下,簡單的肌膚護理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所面臨的肌膚問題,更具專業線和針對性的藥妝對提升門店的競爭力和客戶粘性起到關鍵性作用。
這一趨勢在數據表現上也尤為可觀。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年發布的《藥妝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藥妝市場規模在2015年達到了350億元左右,相比2009年增長了近4倍。報告預測,2021年我國藥妝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元。
按理說,無論是為了緊跟潮流吸引年輕消費者,還是為了塑造化妝品門店的專業形象,藥妝品類對于專營店來說都是當下極好的選擇。但現實是,藥妝這一“金礦”品類在CS渠道的布局似乎并不如數據來的猛烈,在CS渠道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傳統門店的藥妝占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劉華德與其團隊做CS渠道的藥妝市場調研時發現,目前市場上除了少數真正的藥妝店外,一般連鎖尚未開拓藥妝的分類。究其根本,劉華德認為是由于目前CS渠道的零售店在藥妝產品上并沒有形成一整套體系所致。
巨大商機下 專營店如何破局
事實上,早在7年前,美安健就預見了藥妝品類在市場的巨大商機,于 2011年順勢誕生,并將自己定位于進口藥妝供應鏈管理平臺。
作為是一家專業代理、經營藥妝品牌的企業,目前美安健已經獲得澳洲星期四農莊、法國克里斯汀萊納特、瑞士喜療疤三大品牌的全國獨家代理權,同時已和日本Dr.Ci:Labo、Kiss Me、美國露得清、李施德林、艾惟諾等眾多知名品牌建立了代理合作關系,并正在與多家國外知名藥妝品牌洽談合作。
依托強大的藥妝品類結構,美安健已經在全國布局了近3000家網點,其合作客戶既有各地優秀代理商,也不乏萬寧、妍麗、優貝施、Ole'等強勁連鎖系統,打造了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也與美安健在在藥妝經營方法論上的研究密不可分。劉華德指出:“由于CS渠道的品牌過剩,藥妝常常被視為不起眼的補充品類,專營店缺少藥妝的經營思路以及專業性,美安健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專營店打開藥妝發展的新局面。”
針對這些難題,劉華德也給出了專業性的指導意見。他認為,在概念和山寨倍出的市場環境下,選擇正確的品牌是專營店經營藥妝的第一步,而品牌的功效、安全和匠心精神是專營店考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藥妝具有高度的專業度,自然離不開專業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團隊對消費者進行藥妝專業知識的傳播和教育。作為藥妝代理公司,美安健尤為擅長。
目前,美安健團隊擁有藥學師,注冊藥劑師,植物學博士,和化工博士,并和國外多家有幾十年經驗的藥企有著緊密溝通。依托所有資源,劉華德表示:“我們將會對合作客戶進行針對性的專業指導,提供藥妝陳列指導、產品培訓和路演支持。僅今年上半年我們給客人就支持了50余場培訓,對于相互信任的客戶,甚至還會給出深入的藥妝經營銷售方案。”今年美安健的關鍵詞就是:專業和動銷。
當然,美安健所做的遠不于止此。據了解,接下來美安健將會完善建立一套系統,專供合作門店的BA進行系統的藥妝學習,對于學習的每一模塊,都將設有考試測評,學習完一整套課程后,還會對BA進行為其一年的跟蹤考察。
在每一個品類獲得成熟發展前,都有不少行業辛勤耕耘者默默助力,而在藥妝品類,美安健肩負的正是這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