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準備放手一搏了。”
在近期的走訪中,一位主營護膚品的商家告訴《化妝品觀察》,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和元旦節,品牌會繼續加大折扣力度,比如部分商品做到5折甚至更低,將業績“贏回來”。
這并非個例。《化妝品觀察》了解到,今年的大促節日,多個美妝品牌“下了血本”,仍然沒有達到預期。于是,他們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接下來的節假日里。
但這種以價格為主導的促銷策略,對于品牌價值的長期影響,至今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當務之急,應是探尋一種有質量的增長路徑。這種增長,應建立在品牌價值的穩固提升、消費者忠誠度的深化以及盈利模式的持續優化之上。
《化妝品觀察》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美妝商家在得物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例如,部分美妝商家在入駐得物的第2年,年GMV即突破6000萬;部分美妝商家在得物僅2人運營,也能做到月賺6位數;更有美妝商家在平臺上的退貨率低于1%,大大增加了業績的“有效性”。
不僅如此,蘭蔻、雅詩蘭黛、赫蓮娜、海瀾之謎、YSL等國際品牌美妝產品,均在得物賣爆。國貨品牌里,韓束、谷雨、花知曉等,也增速驚人。《化妝品觀察》獲悉,得物美妝個護品牌GMV增速超過150%,億元級美妝商家年增100%。
雅詩蘭黛一款粉底液在得物累計銷量超240萬
上述品牌和經銷商為何紛紛入局得物搶占先機?美妝商家又該如何抓住得物的高質量增長機遇?
年銷6000w,利潤空間可達30%
他們在得物輕松賺錢
還有不到10天,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就要到了。
蘇云備戰“雙旦”的工作已接近收尾,前段時間,她一直忙于庫存盤點、人員培訓和數據復盤、分析。雖然很多行業人對今年的體感不好,但她預感今年的“雙旦”會好于預期。
她的信心,來源于在得物的穩定增長。
蘇云是主營多個新銳美妝品牌的經銷商。2021年,在洞察到得物平臺年輕人聚集的特點,以及對新品和潮流的高接受度,她毅然入駐。在歷經不到兩年的發展,2023圣誕及2024年元旦節,蘇云帶領團隊斬獲超200萬GMV;2023年,其總體GMV達到6000萬。
蘇云告訴《化妝品觀察》,入駐至今,幾乎每個禮遇節點都能爆單。不僅如此,其在得物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一是利潤可觀,例如,在得物運營爆款單品(如秋冬護手霜),或節日獨家禮盒款,月銷超過1000單,綜合利潤可超20%、甚至達到30%;二是運營簡單、成本可控,目前其在得物的運營主要基于組品+完善各價位禮盒,就能獲得穩定的流量和增長。
不止蘇云,另一位在得物運營大牌美妝(如SK-II /YSL/TF/赫蓮娜/紀梵希等)的商家,僅在去年情人節活動期間,其GMV便突破了400萬元。
《化妝品觀察》了解到,這一商家在得物的運營人員僅2人。他們表示,在得物,不僅無需上架、做圖等繁瑣運營,并且在沒有額外付費投流的情況下實現了上述銷量增長,綜合營銷成本極低;通過得物運營人員分析找到機會商品,更能實現爆發。基于此,他們對今年的圣誕節也寄予厚望。
平銷日也能月賺6位數
他們在得物找到了“爆款長銷”的秘訣
當然,一個品牌的長期發展,不會僅僅依賴于節假日促銷。《化妝品觀察》了解到,包括蘇云們在內的美妝商家,在平銷日也能實現穩定增長。
走訪中,主做國際大牌歐舒丹的經銷商林雯表示,其在入駐得物半年,能月賺百萬。
回顧林雯在得物的成長經歷可以發現,入駐之后,她帶領團隊有條不紊地推進經營計劃。比如:當年7月,林雯重新梳理貨盤后,SKU數增長100+;8月,啟動KOC計劃,月度種草數從70+增長至300+,后續穩定月度種草300+;9月,運用禮盒禮袋+豐富贈品,日銷首次突破4萬+。
為何能實現如此快速的增長?林雯表示,在復盤后,她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三:
其一,她運營的品牌歐舒丹,客群為19-25歲的女性,與得物的消費者畫像較為符合,得物擁有超3億的年輕消費群體;與此同時,這部分人群在全年周期內,無論是“悅己”還是“禮贈”,消費需求都非常旺盛。
其二,她重點在社區做種草,日常影響消費者心智;得物是“正品電商+生活方式社區”的模式,用戶習慣在社區內邊逛邊買,以及主動搜索下單好物。商家通過優質的社區內容分享,有機會加快流量到銷量的轉化效率,也可以為節點爆發蓄力。
其三,得物是商品邏輯,商家可以通過跟運營的日常對接、對平臺熱銷商品的趨勢觀察預判等,獲得相對傳統電商平臺更短的測款周期,來快速優化貨盤和組品結構。比如推出的“護手霜”+“滋潤沐浴”的組合商品,不僅有利潤優勢,而且恰逢秋冬流量高峰期,月銷能穩定在1000+件。
除林雯外,還有一家護膚品經銷商,于2020年入駐得物,5人運營。入駐第二個月,其GMV便突破10萬;借助站內活動,單品日銷量能達到1000+。此外,他還通過平臺運營指導,抓住男士護膚賽道機遇,光是賣男士護膚禮盒,月銷就超過20000單,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這位商家表示,在得物,新品有流量扶持,不斷上新會有更多商機。貨盤越寬,流量越廣,銷量越高。與此同時,不止節假日,利用周末等自然流量高峰期,單品月銷也能破萬。
退貨率低至1%
他們在得物解決了自己的“售后焦慮”
“增長固然重要,但一份有質量的增長更為重要。”
多位行業人士向《化妝品觀察》透露了心聲。在經歷史上最長的雙11后,部分美妝商家雖然業績創下新高,但售后工作相較以往更麻煩,“營銷投放比以往更大,ROI并不似從前;加上高居不下的退貨率,不僅售后成本高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商品的正常銷售。”更有甚者,某奢侈品牌因成為“湊單神器”導致退貨率高達95%,嚴重影響了商家的日常經營。
不過,一位在得物做運營的美妝商家沈秋,卻有著另一番感受。
沈秋是一家護膚類目的經銷商老板,2021年入駐得物。在得物運營的指導下找到機會商品——某新銳護膚品牌的精華露,目前年GMV達到1600萬元。
最讓她意外的是,在得物的退貨率僅有1%,遠低于行業平均(15%)。
在她看來,能做到這一點,與得物平臺的流量屬性不無關系。“得物的人貨匹配非常精準,不是泛流量,也不是沖動型消費。得物平臺的運營模式,更注重商品本身,確保了每一件商品都能精準地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故而退貨率比較低。”
不止沈秋,也有多位美妝商家告訴《化妝品觀察》,得物的人群屬于高凈值用戶,愿意為心儀、高客單價的商品買單。故而,即便是高價商品也不會成為“湊單神器”。
更為重要的是,退貨率低,不僅讓GMV更貼近真實的銷售額,也讓運營成本可控。“對于美妝商家而言,退貨率低,是品牌從0到1,甚至是從1到100,最基礎的保障。”
國際大牌、新銳國貨
美妝商家在得物集體爆發
包括上述商家在內,在得物平臺實現增長和突破的,不在少數。無論是大牌美妝還是新銳國貨,無論是頭部企業還是中小商家,都在這里迎來了新的爆發。
譬如,就在今年七夕節,得物美妝類目整體增長超100%,1400+品牌增長超100%。圣羅蘭、韓束、谷雨等頭部品牌增長超200%;與此同時,不少國際大牌僅在這個節日便完成千萬GMV,包括蘭蔻、雅詩蘭黛、赫蓮娜、海藍之謎、SK-II等。
入駐得物的部分品牌一覽
新銳國貨稚優泉,在今年的七夕禮遇季期間開辟禮盒新賽道,打造40個專供禮盒;并以#東方大小姐#線下市集和線上話題聯動得物社區達人共振造勢,成功在全網掀起一股“新中式彩妝”熱潮。其專供新品禮盒帶動品牌在得物的日銷上翻68%,首發當月躍升為國貨彩妝禮盒的TOP1。
稚優泉首席運營官表示,得物擁有區別于傳統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能讓品牌迅速找到對品牌理念認同的年輕用戶,并快速將喜愛轉化成生意的增長。
可以看到的是,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得物平臺以其獨特的運營模式和高效的商業邏輯,為美妝商家提供了優質的增長路徑。
相較而言,得物平臺的操作簡便,僅需商家專注于組品上架和出價,有效降低了運營復雜度和人力成本;并通過組禮品禮盒的策略,助力商家提高利潤;無需商家進行復雜的店鋪裝修和額外商業化投放,進一步優化了商家的投入產出比。
作為美妝行業新的增量場,得物未來的潛力被不少行業人看好。這一平臺,勢必將在美妝商家的商業藍圖里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目前,得物美妝正處于窗口紅利期,不少品類存在爆發機會。譬如,身體護理,美發護發,女性護理,口腔護理、男士理容、彩妝等等得物機會賽道。此外,進入秋冬季節,面霜、護手霜、身體乳、素顏霜、潤唇膏、面膜等品類,在平臺迎來爆發。數據顯示,某品牌潤唇膏在2023年秋冬的GMV,相比夏天翻了700倍;某大牌面霜,秋冬的銷售額比平日翻了37倍,光靠這個單品,一個季度就能賣好幾百萬。
與此同時,平臺也釋放了諸多利好扶持政策,幫助商家快速冷啟動,包括百億流量、0門檻入駐、1v1扶持、30天免傭等新商舉措。對于美妝商家來說,在得物,只需專注于組品上架和出價,即可快速開啟生意,如果你也覺得3億年輕人是你的目標客戶,看看你手里的品牌,有沒有可能迎來暴漲機會。
注: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匿名。
對得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二維碼,咨詢入駐get更多平臺紅利
12月18日,得物線上招商會,提前抓住2025的美妝商機,這場直播不能錯過!
掃描海報二維碼就可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