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功效護膚論壇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舉行,該論壇由樂美達生物、偉博海泰、美中生物、中通生化、萊博科技戰略合作,有7位嘉賓共同把脈功效護膚趨勢。
現場,萊博藥妝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艷發表了《從生命科學看保濕技術演進與產品迭代》的主題演講,回顧了護膚品保濕策略的大致演進歷程,并分享了萊博研發團隊從皮膚內生天然保濕因子(NMF)通路上找到的新保濕解決方案。
保濕是皮膚健康的基礎
“如今我國約有36.1%的女性為敏感肌膚人群,受環境污染以及化妝品中常見致敏成分的影響,敏感皮膚人群比例不斷增長,這意味著更多皮膚屏障功能問題的發生。”蔡艷說。
她指出,保濕是皮膚健康的基礎,皮膚含水量的多寡是決定皮膚是否柔軟、光滑、細膩和富有彈性的關鍵因素。皮膚角質層處于皮膚最外層,在阻止皮膚水分過快流失及阻止外界刺激物侵入方面起重要作用。“或許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保濕,需要科技賦能,需要開發更好的產品。”
如何重新認識保濕?蔡艷從保濕的兩個重要參數來闡述:角質層含水量和經皮水分丟失。當角質層含水量<10%>20% , 皮膚滲透性增大, 易于受有害物質侵襲。目前認為, 影響角質層含水量的因素包括局部血液循環、角質層甘油含量、天然保濕因子、皮膚屏障功能等。
而皮膚屏障可對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的外來刺激進行有效防護,調控外來物質的經皮吸收以及防止過快的經皮水分流失,而天然保濕因子是角質層屏障功能的主要結構基礎之一,承擔著保濕、維持健康,增強屏障功能的重要作用。
屏障護理最新階段:仿生+內源性自保濕
蔡艷表示,隨著品牌方和上游供應鏈端也在不斷加強基礎研發投入,屏障護理技術如今已經步入了“第五發展階段”。
據其介紹,屏障護理思路的第一階段,是以凡士林為代表的表層密集覆蓋式修護;第二階段,是以透明質酸為代表的透皮結合水填充;第三階段,是以神經酰胺、NMF為代表物的單維仿生修護;第四階段是以“成分仿生+結構仿生”組成的仿生乳化體系。
而第五階段,則是“仿生+內源性自保濕”。區別于以往的外源性干預方式,萊博研發團隊從皮膚內生天然保濕因子著手,找到了皮膚保濕的新策略——內生自保濕,其目的在于促進皮膚內源性的保濕以及屏障相關成分的生成,維護和加強皮膚自身保濕系統的功能,最終達到皮膚保濕的效果。
“然而,受年齡、護膚方式不當以及其它內在因素的影響,一些皮膚屏障內生天然保濕因子的能力已經嚴重不足。經深度研究,這一過程的‘乏力’多數與一種叫作‘絲聚蛋白(FLG)’的蛋白成分和叫作‘Caspase-14’的酶有關。”
針對這一方向,東方美谷功能護膚品研究院就建立了一個模型,解決“如何上調絲聚蛋白在皮膚的含量,如何上調Caspase-14的表達”的問題。
經過廣泛篩選,萊博研發團隊最終發現一種來自燕麥的溫和天然植物成分——“燕麥β-葡聚糖”(特定分子量的),其能有效促進絲聚蛋白和“Caspase-14”的表達,并且在較低濃度就有很好的量效關系,是未來健康科學保濕方式的新思路。
據蔡艷介紹,這一成分現已進一步開發升級為“小分子燕麥β-葡聚糖”,并從提取和分子量分級制備工藝等角度都獲得了發明專利認可。目前,相關內源性保濕成分已經普遍運用于各類劑型,以強化自保濕力為主,以屏障修護功效為輔,協同滿足眾多問題皮膚護理所需。
蔡艷表示,如今敏感肌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2025年將突破500億,基礎修護越來越被重視的同時,抗衰、美白等進階需求也在逐步增長。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美麗和健康的需求,萊博科技將于5月13日(暫定)在上海虹橋舉辦萊博上半年戰略新品發布會暨第七期產品經理學院線下沙龍,以“抗衰新‘潮’向-抗老化新策略研究與產品破局”為主題,從屏障修護、ROS氧化屏障修護、UV屏障防護這抗衰三維策略展開探討。
“我們深知產品創新的不易,才更想多走一步,將科學拉近市場,讓市場擁抱科學。”蔡艷說。
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由化妝品觀察、CiE創新展聯合主辦,FPH肌盼主贊助,貝豪集團、中國國際美博會戰略合作,有37位大咖共論產業發展,指引未來趨勢。